營養飲食

腦出血可以用這些食譜調理

現在很多人在平時經常會有大腦方面的疾病,老年人年紀大了以,會因為情緒激動,導致血管開裂引起腦出血,也不排除是因為大腦外傷造成的腦出血,會導致患者神志不清,剛開始昏迷可以攝入流食,等患者清醒後,飲食方面先從清淡變成滋補,多喝一些湯湯水水,儘量保證患者在吃完這些東西後可以完全消化。

腦出血病人的飲食

病人神志清楚,能進食並無咳嗽,咽下無困難者應給軟質消化,低糖、低脂、高蛋白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因為新鮮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減少便秘,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 C 和微量元素,避免進食過飽及對胃腸道的刺激性強的食物。

昏迷不能進食病人,鼻飼是一種十分重要的途徑,一般在病後 2 — 3 天病情穩定後進行準備注射胃管的食物,先應該高溫消毒,食物溫度宜在 37 — 40 ℃ ,成人 24 小時的液體需要一般不低於 2000 毫升,推薦流質食物的配方:鮮牛奶 1000 毫升,鮮豆漿 400 毫升,米粉 200 克,鮮雞蛋 6 個,砂糖 50 克,精鹽 5 克、維生素 C300 毫克,維生素 B1 30 毫克, B6 30 毫克,配好的食物可分 4 — 6 次,每隔 4 — 6 小時注入 150 — 250 毫升。

??? 在注入時切忌太快,以免引起嘔吐,特殊情況下,如夏天出汗多,高熱,則每天增補液體 500 — 1000 毫升。

腦血管病

意外包括:腦出血、珠網膜下腔出血、腦血栓形成、腦栓塞。

症狀: 突然發病,可有頭暈、頭痛、嘔吐、失意、流涎、口角歪斜和半身癱瘓,重者可有昏迷、二便失禁。

自救措施: 就地側臥、不搬動、如需搬動應平穩抬放;

去除義齒,清理口腔異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用冰袋或水毛巾置於病人前額,以利降低顱內壓,注意保暖。

腦出血病人進補藥膳

中醫認為,腦出血是由於患者臟腑功能虛弱導致體質偏虛,又遇到外界因素作用,比如七情(喜、怒、哀、樂、悲、思、恐)或六淫(風、寒、暑、濕、燥、火),以及暴飲暴食等,導致外因引動內因而致痰濁淤血,經絡淤阻,血液不循常道,上逆於頭部導致。

鑒於腦出血的發病機理與體質偏虛有關,因此腦出血病人應適當進補。

但腦出血發作期,病人以痰濁淤血為主,所以不宜隨意進補。住院期間,一般是由醫院營養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確定個體化營養處方。

處於恢復期的病人,痰濁淤血症狀基本緩解,病人體質虛弱表現比較突出。此時,應注意飲食調理。飲食宜清淡,宜食易消化、維生素含量高的飲食,忌肥甘,戒煙酒,多食白菜、蘿蔔等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由於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應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可由瘦肉,去皮禽類提供,可多食魚類,特別是海魚,每日還要吃一定量的豆製品,如豆腐、豆干,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及改善血液黏滯有利。每日食鹽用量要小,大約3克左右,可於烹調後再加入鹽拌勻即可。為了增加食欲,可以在炒菜時加一些醋、番茄醬、芝麻醬。食醋除可以調味外,還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進消化和吸收。芝麻醬含鈣量高,經常食用可補充鈣,對防止腦出血有一定好處。此外,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這樣可以稀釋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