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夜貓子”們該不該吃夜宵?醫生:該吃還得吃

吃,還是不吃?——每到夜深人靜時,“夜貓子”們總會面臨這道人生哲學題。滋滋作響的烤肉、冒著蒜香的烤生蠔、湯汁濃郁的後安粉……朦朧夜色下的椰城,少不了的是夜宵攤前的一抹抹燈火通明。當混合著肉香的輕煙向四處彌散,貪嘴的路人定會被勾得直咽口水。

人人都知道睡前吃東西是健康大敵,明明也已經吃過晚飯了,可臨睡前肚子卻總是“不安分”起來……面對吃夜宵這件事,有人選擇“忍”者為王,也有人選擇了“自暴自棄”。那麼晚上肚子餓時,究竟該不該吃呢?南國都市報記者李夢瑤

A

晚上餓得發慌

夜宵成“夜貓子”第四餐

剛剛上完夜班疲憊不堪的公司白領、打著哈欠熬夜看劇的“夜貓子”、吆五喝六從酒吧買醉出來的都市男女……燈火闌珊的城市夜幕下,總少不了行色匆匆的晚歸人。國內某移動社交平臺通過對淩晨零時至3時的活躍使用者進行資料分析,發現海南熬夜族還真不少,其中公關、媒體、遊戲行業的人熬夜最為嚴重。

當熬夜成為家常便飯,夜宵便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晚上一碗泡面,有時候偶爾也下樓吃些粉湯或燒烤。”家住國貿京華城的吳先生從事廣告設計工作,習慣晚上工作的他幾乎每天都是淩晨兩三點才睡。每到淩晨十二點左右,吳先生的肚子就像上了鬧鐘似的准點“打鼓”,這時他往往會隨手泡一碗速食麵應付了事,“就是圖方便啊,分量也剛剛好,吃完也不撐。”

時間長了,吳先生也擔心速食麵吃多了不健康,便偶爾下樓吃碗粉湯或是熱粥。“不管吃什麼,反正晚上熬夜總得吃一口,不然晚上餓著肚子睡覺實在難受。”吳先生笑言,長期吃宵夜使得他的體重增加、血脂偏高,好在他是一個“粗漢子”,不用擔心變胖後身材走樣。

夜宵,又稱“宵夜”“宵夜”,意指“用美食消磨夜晚的時光”。所以當吳先生單純為了填飽肚子而吃宵夜時,也有人可能只是“不想讓嘴巴寂寞”。就讀於海口某高校大三的小李是一名韓劇迷,最近上映的《當你沉睡時》也讓他再度開啟熬夜刷劇模式。“一定要邊看電視邊吃東西啊,這樣才過癮!”在小李看來,小龍蝦、鴨脖子、烤串、鳳爪等零食簡直是“刷劇標配”,雖然油膩的食物讓她臉上冒出了不少痘痘,無奈卻始終管不住那張“吃貨”的嘴,總是打著飽嗝才會心滿意足地爬上床。

B

“忍者為王”堅決不吃

海口姑娘餓出低血糖

是讓脂肪在幸福感中得到昇華,還是在饑腸轆轆的夢中輾轉難眠?淩晨往往是“夜貓子”“饑寒交迫”的時刻,當一些人深夜大快朵頤的同時,也有些人堅信“忍”者為王,堅決不碰夜宵。

33歲的小王是一名媒體夜班編輯,因工作需要常常工作到淩晨一兩點才下班。回到家已是淩晨兩三點,此時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像我這種易胖體質的人,稍微多吃幾口飯都會長脂肪,哪還敢晚上吃東西啊?”為了抵禦深夜吃東西的欲望,小王只能靠喝水填充肚子,儘量讓自己快速入眠,“其實有時候就是突然那麼一陣的餓意,捱過去也就好了。”

在大多數人眼中,夜宵就等於發胖,對於很多愛美的女性來說,晚上更是減肥成敗的關鍵期。“就靠一個字,忍啊!”29歲的趙露即將步入婚姻殿堂,為了能以最好的狀態穿上漂亮的婚紗,採取“過午不食”減肥方法的她,如今下午和晚上的時間幾乎都在饑餓中度過。“剛開始的時候真的會半夜餓醒,在床上翻來滾去就是睡不著。”趙露告訴記者,好在久而久之腸胃就適應了這種飲食習慣,如今她在晚上幾乎很少會感受到餓意。

有人餓出了苗條身材,卻也有人餓出了低血糖。27歲的小趙在海口某商場從事銷售工作,穿著高跟鞋一站就是一整天的她,晚上10點下班時腹中食物早已消化殆盡。可為了保持身材,她寧願餓到肚子絞痛,也要堅決對夜宵說“不”。“直到有一次下午去上班時,整個人頭暈乎乎的,心也特別慌,幾乎站都站不穩。”和身邊的醫生朋友一打聽,小趙才知道這是低血糖的表現,多半是餓出來的。

C

肚子餓了別糾結

熬夜吃點夜宵未嘗不可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多元化,傳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早已被顛覆,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了“夜貓族”行列。流水的夜晚鐵打的餓,面對那顆空虛而躁動不安的胃,究竟是吃還是不吃呢?

“我個人是不建議正常起居的人吃宵夜的,但對於熬夜加班的人來說,不管是腦力勞動,還是體力勞動,人體的消耗都在增加,肚子餓了吃點夜宵,補充一點能量未嘗不可。”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醫師徐超介紹,以一個人晚上六點鐘吃完晚飯為例,胃腸道排空大約需要4-5個小時。也就是說加班熬夜的人到晚上11點鐘時,胃腸道就已經排空了。如果不及時補充能量的話,不僅可能誘發低血糖,長此以往還會影響胃腸道功能。

《黃帝內經》雲:“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是胃不舒服,睡覺就不會好。“無論是饑餓或過飽,都會極大影響睡眠品質。”徐超表示,熬夜的人晚上吃東西是為了緩解饑餓感維持身體能量,所以千萬不能把夜宵當做正餐來吃,品種可多樣,量一定要小。

那當夜宵成為“夜貓子”的必需品時,又該吃些什麼呢?“夜宵要尤其避免生冷、油膩、高糖、刺激性強的食物,它們不僅會增加腸胃負擔,也易導致營養過剩,增加患脂肪肝、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徐超提醒,晚上最好吃一些清淡溫和、易消化的東西,像堅果、牛奶、稀飯、水果都是不錯的選擇,既容易消化,又不會增加過多的脂肪和油脂,對接下來的睡眠也會有幫助。

總之,控制好進食量、進食時間以及進食的種類,夜宵也並不是不能吃。

延伸閱讀

夜宵食物

“黑名單”

1、速食麵、起酥麵包、肉製品等含油脂較高的食物。

油脂較高的食物,消化速度很慢,會延緩胃排空的時間,甚至可能影響第二天早餐的食欲。

2、油炸、燒烤、煎制食品。

如炸花生米、烤羊肉串等,它們會給胃黏膜造成不良影響。

3、晚上水果的攝入也要適量。

尤其不要吃糖分較多的水果,不然可能會導致晚上起夜,影響睡眠品質。

4、過鹹的食物。

過鹹的食物,除了會造成你不停喝水外,還會令水分難以排出,既影響睡眠,又易導致第二天面部浮腫。

5、咖啡和濃茶。

咖啡和濃茶都有刺激交感神經的作用,容易造成內臟的自律神經失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