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這種新近火爆的中藥材,吃對了大有裨益

近幾個月,經常有病人拿著藥材來諮詢,有旅遊景點買的,有朋友送的,也有自己採挖的,說這是目前很流行的保健佳品,他們來諮詢一下有什麼功效、是否為正品及服用方法等。經中藥房萬曉青主任中藥師鑒定,這味中藥材是黃精,且為生品。鑒於目前百姓對黃精的熱衷和吃法的五花八門,萬曉青認為有必要向老百姓普及一下相關知識。

黃精

黃精自古為養生佳品

黃精為百合科草本植物,屬植物滇黃精、黃精或多花黃精的乾燥根莖,分別習稱大黃精、雞頭黃精、姜形黃精等。黃精,由於色棕黃,得坤土之精粹而得名。黃精能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在《本草綱目》中被喻為服食要藥;在《別錄》中列為草部之首,仙家當它為芝草,用於辟穀養生;《五符經》中也提到,黃精獲天地淳精,故名為戊己芝,是此義也;餘糧、救窮,以功名也;鹿竹、菟竹,因葉似竹而鹿兔食之也;垂珠,以子形也。可見,黃精自古以來的確用作養生保健的佳品。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精具有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免疫調節、抗炎、抗病原微生物、抗動脈粥樣硬化、提高和改善記憶等作用,所以被百姓追捧也有一定道理。

生黃精須經“九曬九蒸”

萬曉青特別指出黃精的服用誤區,一般人用的基本是生品,或生吃,或清燉,或浸酒等,其實都不太合適。生黃精具麻味,雖然無毒,但對咽喉有一定的刺激,不建議直接生品入藥。中藥的生品與熟品有時作用區別很大,黃精就是其中之一。黃精加工需要經過反復的蒸燜,直至外表棕黑色,有光澤,內部深褐色,質柔軟,味甜為度,這就是所謂的黃精炮製方法“九曬九蒸”,現泛指多次加工。

現代炮製研究對比了黃精炮製前後成分與藥理作用的變化,發現炮製前後主要變化成分之一為5-羥甲基糠醛,經炮製後其含量顯著增加,與生品相比,在小白鼠試驗中,制黃精能明顯提高小白鼠非特異性免疫功能,可見作為補益作用的黃精應用時以熟製品為宜。

自己家裡有生黃精怎麼吃呢?可以自行隔水反復蒸燜至顏色加深,或者加點黃酒拌勻,反復蒸燜至酒被吸盡,製成後可直接嚼服、熬膏、煎煮、燉湯、浸酒,建議每日服用量為15克左右。

黃精雖好也別誤服偽品

應用黃精時需要仔細鑒別,切勿用了偽品湖北黃精。萬曉青指出,由於黃精的產地各異、品種較多,有以同科植物湖北黃精冒充正品使用,應注意鑒別。真品雞頭黃精根莖呈結節狀,一端粗,類圓盤狀,一端漸細,圓柱狀,略似雞頭,故習稱雞頭黃精,長3~10cm,常有短分枝,上面莖痕明顯,圓形,微凹,表面黃棕色,有的半透明,具皺紋;圓柱形處有縱行紋理。質硬脆或稍柔韌,易折斷,斷面黃白色,顆粒狀,尤其多黃棕色給管束小點。氣微,味微甜。而偽品湖北黃精外形呈連珠狀,長2~3.5釐米,明顯比正品短,外表為黃棕色,具有不規則較粗的皺紋,質硬,不易折斷,斷面較平坦,不具有角質樣或蠟質狀,散在有多數橢圓形棕色小點;聞之亦氣微,但口嘗味甜而帶苦頭,嚼之也不粘口。

此外,馬錢科植物胡蔓藤與黃精相似,稱為鉤吻,蔓生,惟莖不紫,花不黃為異,葉頭極尖而根細,其根、莖、葉都有劇毒,使用時要仔細辨別,以免誤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