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降血壓太快太猛可能出“大事”,這四個原則要記牢!

6月8日,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在第四屆610清晨血壓日來臨前夕,舉辦“610清晨血壓日新聞發佈會”,與會專家呼籲廣大高血壓患者重視管理清晨高血壓。

起床後半小時是高血壓患者猝死高發時間段

清晨血壓是指清晨醒後1小時內,服藥前、早餐前的家庭血壓測量結果或動態血壓記錄的起床後2小時,從時間段上來說,一般是指早晨6:00-10:00間的血壓。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霍勇教授介紹,我國有2.7億高血壓患者,50%-60%的腦梗,40%-50%的心梗跟高血壓有關。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都與清晨血壓升高密切相關,像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腦卒中等都高發於清晨,特別是起床後半小時到1小時內是高血壓患者猝死的高發時段。

超過一半高血壓患者清晨血壓不達標

在高血壓患者中,清晨血壓依舊是管理痛點。發佈會上,與會專家對此感到非常痛心。

有研究顯示,在診室血壓已控制的患者中,超過60%清晨血壓未控制;診室血壓未控制的患者中有94.9%清晨血壓未控制。我國學者在清晨血壓方面也做了探索性研究,其中發現早晨7:00-10:00間測量血壓,血壓不達成率高達54.6%。清晨血壓管理是目前中國高血壓管理的薄弱環節,也是我國高血壓管理多年來的痛點。

霍勇教授介紹說,高血壓的管理並不複雜,關鍵在於患者的認知和自我管理。而遺憾的是,絕大多數患者在用藥理念上存在誤區,導致血壓不能很好的控制,最終引發嚴重心腦血管疾病。

降壓記住四大基本原則

一、高血壓不能諱疾忌醫,非藥物治療效果不是萬能的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李建平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李建平教授表示,許多高血壓患者在剛開始的時候,很難接受自己需要常年服用降壓藥,往往會採取靜養、改變飲食、運動等方法調節血壓,但是效果卻並不理想。“高血壓不能諱疾忌醫,非藥物治療效果不是萬能的,而且血壓受情緒和外部因素影響很大,一旦控制不住,會導致很危險的後果。”李建平教授解釋說,“特別是那些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視,一旦錯過最好的治療時機,不僅加快高血壓進展,還會對身體其他器官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害。”

二、降血壓太快太猛可能出“大事”, 降壓就要穩穩噠

中國高血壓教育與管理計畫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孫甯玲

中國高血壓教育與管理計畫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副主任孫甯玲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血壓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自然不能一天兩天就降下來。如果血壓突然一下子降下來,反而還會帶來危險。特別是那些長年高血壓的老人,如果降的太快極易發生腦梗塞,造成嚴重後果。”

孫甯玲教授表示,降壓應該和緩,慢慢往下降。正常情況下,患者在服用降壓藥後,一般一到二周才能起效,四到八周血壓降到目標值。

三、清晨血壓是關鍵,覆蓋24小時的長效藥,一天一次平穩控制全天血壓

科主任王繼光

科主任王繼光教授表示,很多患者所使用的降壓藥無法控制24小時血壓。如果患者服用的是短效的降壓藥和所謂的“長效藥物”,藥效並不能持續24小時,在第二天清晨服藥前藥物濃度低下,藥效薄弱,不能很好控制血壓,導致血壓波動。

對此,他建議患者使用真正長效且每日服用一次即可以控制24小時血壓的藥物,作用時間長,減少血壓波動,一天一次就能平穩控制好24小時的血壓。有些長效藥物半衰期長達50小時,可以涵蓋偶爾漏服,最大程度減少血壓波動。患者可以看看說明書中藥物的半衰期,半衰期越長,藥物作用時間越長,就越長效。半衰期至少要大於24小時才能有效控制清晨時段血壓,幫助高血壓患者平穩安全度過清晨血壓高峰時段。

四、降血壓是長期工作, 堅持服長效藥心腦血管獲益大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汪芳

北京醫院心內科副主任汪芳教授指出,很多患者都存在吃藥不堅持的問題,她強調,間斷服藥,引起血壓波動更危險,降壓就得長期堅持服藥。

汪芳教授告誡患者無須擔心降壓藥有“毒”,因為絕大多數降壓藥都是經過大量的臨床研究和臨床實踐驗證的,要選擇了有心腦血管獲益證據的“安全有效”的降壓藥物,長期服用,保障心腦血管健康。

同時,她還表示,只要確診了高血壓,無論有沒有症狀,是否感覺到頭暈,都要根據醫生建議按時服藥,一定不能隨便停藥。停藥極易造成血壓波動,對心血管造成損傷。對於高血壓患者來說,只有堅持服用長效藥物,平穩控制好每一個24小時的血壓,才能真正管理好血壓,更好地預防心梗和腦卒中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