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端午時節到,食“五紅”吃“五黃”,健脾和胃生津好

《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

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

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端午

2017年5月30日,丁酉年,農曆五月初五。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端午節也稱端五節、端陽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關於端午的由來,說法也很多,如紀念屈原、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吳月民族圖騰祭等。

端午時節是一整年中,人體陽氣最盛的時期。氣溫逐漸轉熱,空氣裡的濕氣也越來越重,容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心悸胸悶和煩躁等狀況。端午養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氣調順,不僅需要食療養生,也需加強運動,促使全身氣血通暢,脾胃得以調和。

尋味好時曆

順應傳統食用當季特色,才最為貼近自然。

端午有吃“五紅”和“五黃”的習俗。這裡所說的“五紅”,一般指莧菜、茄子、胡蘿蔔、番茄和蝦子。而“五黃”則一般指黃瓜、黃鱔、黃魚、鴨蛋黃和雄黃酒。

▼蔬

莧菜

中醫認為,莧菜性涼味微甘,入肺、大腸。在夏季食用莧菜,有清熱、解毒、利濕的作用,對於腸炎痢疾以及大便幹結和小便赤澀效果較好。莧菜還富含鈣質、鐵元素和維生素K,營養價值很高。

但脾胃虛寒、平時容易腹瀉的人不宜多食。

好味產地:我國各地均有產出

黃瓜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黃瓜味甘,性涼,有清熱、解渴、利水、消腫的功效。對於緩解氣溫漸熱後的煩躁,有一定的幫助。

黃瓜中纖維素含量較高,對促進腸蠕動、加快排泄有一定作用。黃瓜還具有利尿作用,能有助於腎臟排出廢物。

脾胃虛寒的人最好不要生食。

好味產地:我國各地均有產出

▼果

荔枝

荔枝味甘性溫,入肝脾兩經,最益肝脾精血。具有健脾生津、理氣補血、溫中止痛、補心安神的功效,適合身體虛弱、津液不足、胃寒疼痛、疝氣疼痛等症。對皮膚也有很好的保養功效,能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迴圈。還有一定的降糖作用,

好味產地:廣東茂名 廣西桂平

楊梅

中醫認為,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的功效,在炎炎夏日使用,還能起到祛濕的作用。多食不僅無傷脾胃,而且還有解毒祛寒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胃部有潰瘍的人要少食。

好味產地:福建龍海 浙江慈溪

▼魚·肉

蝦子

中醫認為,淡水蝦性溫味甘、入肝、腎經。蝦肉有補腎壯陽,通乳抗毒、養血固精、化瘀解毒、益氣滋陽、通絡止痛、開胃化痰等功效。蝦肉的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但脂肪含量卻很低,很適合有減肥需要的人食用。

好味產地:我國各地均有

鱔魚

《本草綱目》中有記載,鱔魚具有補血補氣、消炎消毒等功效。黃鱔肉性味甘、溫,有補中益血的作用。在我國所有河鮮食品中,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之說。因為鱔魚經過整個春天的覓食,到了夏季長得十分肥美。鱔魚肉嫩味鮮、營養豐富,而且不僅吃起來味道好,也具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好味產地:珠江流域 長江流域

端午食鹹蛋

五月被視為毒月、惡月,而五月初五則被視為九毒之首。

中醫認為,鴨蛋性味甘、涼,有滋陰清肺、豐肌澤膚等作用。而鹹鴨蛋微寒,能滋陰清肺,可治夏季咳嗽、喉痛、齒痛、泄利等病症,是夏日食補與佐餐佳品,也是端午節傳統中必吃的美食。

健脾和胃當食粽

端午時節飲食需要健脾和胃,而糯米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粽子的其他配料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如紅棗、紅豆、綠豆等具有補血安神、利尿排毒的功效。

粽葉的常用的蘆葦葉和荷葉等,也具有清熱生津、和胃寧神的作用。

防疫祛病要趁早

端午時節,氣溫高濕度大,容易腸胃功能失常、食欲不振、渾身無力,皮膚也容易產生一些小問題,需要格外注意。所以端午節的傳統中,防疫祛病是很重要的一項。

艾草沐浴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艾草的葉子和莖部,都含有揮發性的芳香精油,可以用來驅蚊蟲、還能用以淨化空氣。艾草在水中煮制10~15分鐘後,即可用來沐浴。

中醫學上以艾草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效,加工成艾絨之後,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桑葉泡茶

桑葉性寒,味苦、甘,歸肺、肝經,漢代的《神農本草經》中把桑葉稱為“神仙草”。桑葉具有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來緩解夏季高熱潮濕引起的頭暈頭痛狀況。桑葉茶還具有降血糖的功效。

阿噗有話說 加我微信:uphealth

粽子雖好可不能貪吃噢,過量食用會為腸胃增加負擔,產生胃部不適和脹氣。

文 Kimi

ID:shishangjiankang22

關注時尚健康公眾號,端午時節要吃好↓↓

UP健康

點圖片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