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寶寶輔食骨頭湯的做法介紹

在給小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很多寶媽都會給小寶寶做一些麵條、餛飩、或者是蔬菜湯等,如果在做這樣食物的時候,能用骨頭湯來做,會讓口味更好,營養有會更加的豐富,但是熬煮骨頭湯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並且小寶寶一次也吃不了多少的,所以寶媽可以一次多煮一些骨頭湯,讓後放在分裝盒裡面,給小寶寶吃的時候就拿一個出來,非常的方便。

材料:大棒骨800克、龍骨300克、生薑15克

做法:

1、將大棒骨和龍骨用流動水沖洗乾淨,放入鍋中加入末過骨頭的涼水,大火煮開至出現很多浮沫,撈出用溫水沖洗乾淨;生薑去皮切片。

2、將焯過水的骨頭放入砂鍋中,加入末過骨頭的水,大火煮開,再撇去少許的浮沫,滴入少許白醋,轉小火繼續煮2個小時。

3、將煮好的大骨湯放涼,撇去表面浮油,分裝在小瓶中;將骨頭上的瘦肉拆分下來,切碎分裝在小瓶中,放入冰箱冷凍,隨吃隨取。每個小瓶裝的骨頭湯和瘦肉剛好是寶寶吃一次的量,一次做個10瓶左右就足夠啦。這樣給寶寶煮面、蒸蛋羹、燉菜時就能隨時用了。

骨頭湯分裝前要注意:

1、骨湯最好先放冷藏室冷餐一晚,讓上層的油凝結,撇掉,在把下麵的半凝固的湯分到冷凍室,凍成一個個骨湯塊,這樣凍好的骨湯不會油。

2、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勺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于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燉湯時不建議放其它的任何調料。

3、骨頭湯很有營養,但煮過的肉一樣營養豐富,像豬肉這樣的紅肉,是除了動物肝臟的另一樣補血食材,丟棄不要實在可惜。在分裝小瓶的時候,將骨頭上的肉拆分下來,剁碎分裝在每個小瓶中,這樣有肉有湯,是不是很完美呢!

骨頭湯麵的做法

食材:

筒子骨、番茄、西葫蘆、寶寶面

製作步驟:

1.一大早起來就開始熬湯,把筒子骨焯水,洗淨放入砂鍋,兩片生薑,水蓋過骨頭,煮開撇去浮沫,小火熬3個小時。過濾倒入湯鍋內,0.5的刻度,骨頭湯過濾是怕有碎骨頭,還有可以過濾掉油,小寶貝不可以食用過多的油,會腹瀉。骨頭上的肉剔下來,剁碎。

2.番茄劃十字刀,輕輕的劃就行。水燒開,把番茄放進去,燙均勻了。就可以拿出來輕鬆去皮了,然後切半塊,切小粒,放入鍋。西葫蘆也切小粒,一起入鍋,煮5分鐘。加入麵條,煮熟,晾涼至30度左右就可以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