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藕節的功效與作用 藕節的治病配方

導語:藕節就是蓮藕連接的部分,含天門冬素、鞣質等,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藕節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節又側重止血功效。中醫認為藕節性平、味甘澀,藥用可以縮短出血時間,有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子宮出血等。

藕節的功效:

止血,散瘀。治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血崩。

1、《藥性論》:搗汁,主吐血不止,口鼻並皆治之。

2、《日華子本草》):解熱毒,消瘀血、產後血悶。合地黃生研汁,(入)熱酒並小便服。

3、《滇南本草》:治婦人血崩,冷濁。

4、《綱目》:能止咳血,唾血,血淋,溺血,下血,血痢,血崩。

5、《綱目拾遺》:藕節粉:開膈,補腰腎,和血脈,散瘀血,生新血;產後及吐血者食之尤佳。

6、《本草經集注》:藕汁,解射罔毒、蟹毒。

7、《別錄》:主熱渴,散血,生肌。

8、《藥性論》:藕汁,能消痰血不散。

9、崔禹錫《食經》:主煩熱鼻血不止。

10、盂說:生食之,主霍亂後虛渴、煩悶、不能食;蒸食甚補五臟,實下焦。

11、《本草拾遺》:消食止泄,除煩,解酒毒,壓食及病後熱混。

12、《日華子本草》:破產後血悶,生斯服亦不妨;搗患金瘡並傷折,止暴痛;蒸煮食,大開胃。

13、《日用本草》:清熱除煩,凡嘔血、吐血、出血、敗血,一切血症宜食之。

14、《滇南本草》:多服潤腸肺,生津液。

藕節的食療作用:

藕節味甘、澀,性平;歸肝、肺、胃經,體質堅,可散可收。

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本品收斂之中兼能活血祛瘀,止血而無留瘀之弊。可用於治療吐血、衄血等多種出血證。熱證出血宜生用,鮮品搗汗用更佳。虛寒性出血宜炒炭用。

本品甘澀性平,即能收斂止血,又能散瘀血,具有止血不留瘀之特點,惟藥力較緩,常作輔助止血藥用。藕的節部。用藕時,切下節部,除去鬚根,鮮用或曬乾用。

味甘,澀而性平。長於止血,兼能散瘀。用於衄血、咳血、吐血、便血、尿血和婦女崩漏,以失血而有瘀血者最為適宜。單用,或配伍適當的藥物。煎水、絞汁或研末服均可。

比如將藕節搗汁飲用,並在鼻中滴3~4滴,每天2~3次,治鼻出血;藕節40克煎服,每天2服,治外傷性前房積血;取藕節連須在內40克,焙乾後加入冰片1克,共研末,貯瓶內,不要漏氣。每次取少許藥末吹患側鼻孔,每2小時1次,治鼻息肉;將生藕節去毛洗淨,用食鹽醃2周。用時,取藕節,以開水沖洗後含服,每次含服1枚,每日2次,治急性咽喉炎。藕和藕節藥性平和,臨床應用很少出現毒副作用,因此可放心使用。



藕節的治病配方:

1、治卒暴吐血:藕節七個,荷葉頂七個。上同蜜擂細,水二鐘,煎八分,去滓溫服。或研末,蜜調下。(《聖惠方》雙荷散)

2、治墜馬血瘀,積在胸腹,唾血無數者:用生藕節搗爛,和酒絞汁飲,隨量用。(《本草匯言》)

3、治鼻衄不止:藕節搗汁飲,並滴鼻中。(《綱目》)

4、治大便下血:藕節曬乾研末,人參、白蜜煎湯調服10克,日二服。(《全幼心鑒》)

5、治小便熱淋:生藕節、地黃汁、葡萄汁各等分。每服半盞,入蜜溫服。(《綱目》)

6、治凍腳裂坼:蒸熟藕節搗爛塗之。(《綱目》)

7、治麥芒及塵土並物入眼不出:藕節一截,洗淨搗爛,以帛子裹於眼上,挹取汁,落眼中。(《普濟方》)

8、治眼熱赤痛:取蓮藕一個,連節,以綠豆入滿其中空處,水數碗,煎至半碗,連藕食之。(《嶺南采藥錄》)

9、治上焦痰熱:藕節、梨汁各半盞,和服。(《簡便單方》)

10、治紅白痢:藕節500克,搗汁,和蜜糖,隔水燉成膏服。(《嶺南采藥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