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世界關節炎日——說說常見關節炎的治療

今天是世界關節炎日,來聽聽北京世紀壇醫院風濕免疫科趙綿松主任說說常見關節炎的治療。

骨關節炎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也稱為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病、老年性關節炎、肥大性關節炎等。本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減少關節的負重和過度的大幅度活動,以延緩病變的進程。避免不良姿勢,避免長時間跑、跳、蹲,減少或避免爬樓梯,適當減肥,增加有氧鍛煉(如游泳、自行車等),加強關節功能訓練(如膝關節在非負重位下屈伸活動,以保持關節最大活動度)。肥胖患者應減輕體重,減少關節的負荷。下肢關節有病變時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減輕關節的負擔。

消炎鎮痛藥物可減輕或控制症狀,但應在評估患者風險因素後慎重使用且不宜長期服用。軟骨保護劑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緩解症狀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時長期服用可以延遲疾病的結構性進展。對晚期病例,在全身情況能耐受手術的條件下,行人工關節置換術,目前是公認的消除疼痛、矯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類風濕關節炎的治療藥物分為四大類: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和糖皮質激素(GC)類藥物,可以迅速控制關節腫脹和疼痛,GC類藥物可以用於不適合NSAIDs的患者,或者存在關節外表現的活動性RA。改善病情類藥物(DMARDs)可以抑制關節破壞,此類藥物起效時間比較緩慢,包括有非生物製劑的DMARDs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硫酸氫氯喹等以及近幾年興起的生物制劑型DMARDs:腫瘤壞死因數拮抗劑,白介素1及白介素5拮抗劑等。植物類藥物:包括雷公藤,白芍總苷,正清風痛寧等。

痛風

痛風是代謝性疾病,主要是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而引起血中尿酸水準升高,並沉積在關節腔內引起關節的紅腫熱痛及功能障礙。

痛風急性發作,積極的控制急性發作的關節炎是當務之急。其中離不開三種藥物的使用,包括秋水仙堿、非載體類消炎藥及糖皮質激素藥物的使用。在間歇期和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症期,宣導患者健康生活方式,限制和控制攝入高嘌呤食品如深海製品,動物內臟,豆製品,避免使用可能導致尿酸增高的藥物如利尿劑,阿司匹林,避免使用導致腎功能惡化的藥物,都是必須強調的。

現代治療在控制飲食,鹼化尿液,的基礎上,合理使用抑制尿酸的藥物別嘌醇以及促進排泄的藥物苯溴馬隆,同時近幾年來新型的抑制尿酸生成的藥物非布司他以及尿酸酶的問世,使得人們看到了降伏痛風的曙光。

強直性脊柱炎

屬於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的範疇,為一組疾病,其中強直性脊柱炎為代表性疾病,本病的不同患者臨床表現差異較大,疾病活動度通常存在個體差異,症狀可以持續幾十年。患者應當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長期隨診,以期達到較好的預後。

銀屑病關節炎

銀屑病關節炎是一種與銀屑病相關的炎性關節病。通常銀屑病的治療包括了非甾體類消炎藥(NSAIDs)和改善病情類藥物(DMARDs)。最大限度的控制皮膚和關節症狀,延緩關節破壞和關節功能障礙。

關節炎的種類較多,除上述幾種以外,感染後的反應性關節炎這組疾病包括了上世紀70年代較為多見的風濕熱關節炎,結合過敏性關節炎,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種後反應性關節炎。

少見的關節炎有復發性多軟骨炎關節炎、 假性痛風性關節炎 ,(主要是指焦磷酸鈣沉積在關節肌腱,韌帶,滑膜和軟骨部位形成的一組疾病)以及感染性關節炎,創傷性關節炎,腫瘤性關節炎神經營養不良性關節病等。

當臨床上出現患者關節病變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病情,性別,年齡,關節症狀的輕重,是否前期或同時伴有全身症狀,關節疼痛的性質,腫脹的長度,綜合進行分析做出判斷。

建議患者一旦出現症狀,及時去正規的具有風濕免疫科專業的醫院進行糾正,得到及時的診斷治療。

(北京世紀壇醫院風濕免疫科 趙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