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教你給自己摸脈 這個歲數的人應該每天都摸!

(北京朝陽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醫師 劉興鵬)一說起“摸脈”,很多人首先想到中醫診病的技藝,望聞問切,似乎很專業、很神秘。但其實,在心臟領域,通常意義上的摸脈是我們都可以做到的探知自身心臟健康的方法。

摸脈可以預知心律失常。脈搏是心臟跳動情況的晴雨錶,通過摸脈能夠及時發現心臟跳動的異常即“心律失常”,表現為心動過速或者心動過緩。我們健康人,休息時的正常脈搏應在60~100下之間,高於100次就意味著可能心動過速,低於50次則考慮心動過緩。

如何給自己摸脈? 這個不難學。通常採用端坐位,把一側的上臂手心向上平放到桌面上,然後把對側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尖並排輕放到該側手腕的拇指一側,這時候往往稍加尋找就會清晰的觸摸到自己的脈搏。

如果開始不太熟悉觸摸的方法,可以在觸摸側的手腕下面墊上一個小枕頭,脈搏就會變得清晰起來。如果反復觸摸都摸不清脈搏,這本身就提示需要到醫院就診了。

摸脈時都需要記錄哪些資訊?摸脈時需要記錄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資訊就是每分鐘脈搏跳動的次數。首先,每次摸脈的時間不能小於一分鐘。其次是脈搏跳動的規整性,這一點往往需要在練習幾次後就會感覺到。最後一點是脈搏的強弱,特別是左右兩側脈搏跳動的強度是否差別很大。對自己脈搏強弱的掌握可能需要稍微長一點時間的練習,但並非很難。

60歲以上老人每天都該摸脈。由於心律失常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見,所以對於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朋友,我們建議每天都能抽出兩三分鐘,摸一下自己的脈搏。在出現胸部不舒服的時候,更要及時去摸一下自己脈搏的跳動情況。

對於不到60歲的中年朋友,我們建議每週,譬如週末時,能夠靜下心來摸一下自己的脈搏情況。當然,在感知胸部不適或者心慌時也要及時去摸脈。

對於青年朋友來說,由於心律失常的發病率相對較低,可以僅在自己感到心慌不適時再去摸脈。

原標題:防心臟病多摸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