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吃泥鰍的好處和壞處有哪些?

泥鰍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淡水魚類,它在南方的水田中是比較多見的,也就如它的名字一般,是在泥地中生存的。泥鰍的口感十分嫩滑,而且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A,脂肪含量也比較低,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吃。那麼,泥鰍吃了只有好處嗎,有哪些壞處呢?下面就來看看。

吃泥鰍的好處有哪些

中醫學認為,泥鰍味甘、性平,有補中益氣、祛邪除濕、養腎生精、祛毒化痔、消渴利尿、保肝護肝之功能,還可治療皮膚瘙癢、水腫、肝炎、早洩、黃疸、痔瘡等症。《醫學入門》中稱它能補中、止瀉。《本草綱目》中記載鰍魚有暖中益氣之功效,對解渴醒酒、利小便、壯陽、化痔都有一定藥效。在日本,泥鰍被譽為“水中人參”,人們把它當作高級營養補品。

泥鰍皮膚中分泌的黏液即所謂“泥鰍滑液”,有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拌糖抹患處可治痛腫。泥鰍的肉質富於營養,每100克含蛋白質9.6克,遠比一般的魚、肉類高。泥鰍含人體所需氨基酸和賴氨酸等較高,還含有大量維生素,其維生素B1的含量比鯽魚、黃魚、蝦類高3-4倍,維生素A、維生素C含量也較其它魚類為高。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膽固醇很少,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貧血、肝炎病人等多食有益。

改善貧血

泥鰍中含鐵量多,對貧血等疾病有很好的輔助療效。

補腎牡陽,恢復元氣

中醫認為,泥鰍是著名的食療補品,尤其適於男性,對陽瘺、早洩有顯著療效。且補而能清,諸病不忌,是泌尿系統疾病患者的上好輔助治療佳品。

滋陰止渴、清熱祛濕

泥鰍煮食能滋陰止渴,清熱祛濕。凡熱耗陰濕之口渴不解,或濕熱蘊蒸之黃疸、消渴、小便不利,均可做輔助食療品。堅持食用5-6天,便覺精力充沛。

輔助治療急、慢性肝炎

泥鰍粉對促使黃疸消退及轉氨酶下降,比較明顯,尤以急性肝炎更為顯著。對肝功能及其他項目的恢復也有顯著療效。

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泥鰍肉中含脂肪較少,膽固醇更少,並且含有一種類似甘碳戍烯酸的不飽和脂肪酸,這是抵抗人體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質,可有效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有益於心血管

泥鰍所含脂肪成分較低,而且膽固醇更少,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非常有利於人體抗血管衰老,故有益於老年人及心血管病人。泥鰍具有很好的進補和食療功用,一般的人群都可以食用。泥鰍經過春天的養育,到了夏令初秋的天熱時節,肉質最為肥美,並有重要的保健食療功效,故民間有“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之說。

泥鰍的壞處:搭配禁忌

泥鰍+黃瓜:抑制消化和吸收

泥鰍與黃瓜一同食用,會不利於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所以二者不宜搭配同食。

泥鰍+蟹:引起中毒

泥鰍性溫補;而蟹藥性冷利,二者功能相反,若同時食用會引起中毒現象。

泥鰍+狗肉:導致陰虛火盛

泥鰍有補中益氣、祛除濕邪、解酒等作用。但不宜與狗肉同食,否則易導致陰虛火盛。

泥鰍+茼蒿:影響消化吸收

泥鰍不宜與檾蒿一同食用,若二者一同食用會降低營養價值,且影響消化吸收,對健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