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山藥吃多了有壞處嗎?

山藥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種食物,我們平時在做粥,炒菜中常常加入山藥,十分好吃,也可以蒸著吃。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腸胃不好的人可以吃山藥進行溫補。但是山藥也不能多吃,常吃。

山藥含有12.4%的碳水化合物,屬澱粉類食物,糖尿病患者不可過量食用。山藥中含有黏液質、澱粉酶等成分,可刺激消化液的分泌,有助於消化。烹飪中不可加堿以防破壞營養成分。服糖皮質激素時不宜與山藥同用。山藥對脾虛引起的大便溏瀉有治療作用,但食量不可過大,吃山藥過多反而會促進大便不成形。另外山藥有收斂作用,大便幹結者慎用,否則會加重便秘。

山藥雖然好處多多,但是山藥皮中所含的皂角素或黏液裡含的植物堿,皮膚接觸了這兩種成分就會出現瘙癢。嚴重時會出現紅腫、刺痛等症狀。當出現該症狀時,可利用酸堿的中和原理,在手上抹醋,也可以抹一些其它酸性水果,過會兒瘙癢會得到緩解。另一方面,很多物質在遇到熱源會失去生物活性,所以在火上烤下手或者在熱水中泡幾分鐘,就能快速止癢了。

山藥與一些食物不可同時使用。山藥忌與鯉魚、甘遂同食,它們相克。忌與鹼性藥物同服。忌與含銅、鐵、鋅等金屬微量元素的食物同食,維生素c遇金屬離子,則加速氧化而破壞,降低了營養價值,比如豬肝就不宜與山藥同食。忌黃瓜、南瓜、胡蘿蔔、筍瓜同食。黃瓜、南瓜、胡蘿蔔、筍瓜中皆含維生素c分解酶,若山藥同食,維生素c則被分解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