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體內濕氣重按摩哪裡

生活中,人們也常說無論做什麼都要找准關鍵點,才能解決問題,達到目的,在醫學上也是如此,按摩都講究穴位,只有找准穴位,按摩才有效,疼痛才會緩解。而其中按摩的知識又包含許多許多,能治療的疾病也是不計其數。那麼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體內濕氣重按摩哪裡。

找到身體的“排濕口”,養生就成功了一半!

我們人體有7個“排濕口”,也叫“排污口”,把濕毒排出去,人就會少生病,不生病,其實這些排污口很好找,他們都“窩”在關節的部位。

腋下:

腋窩的極泉穴是心經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臟的鬱火毒素,應常常去按揉,以疏通這口井。

肘窩:

當你出現咽喉腫痛、痰黃氣喘、咳嗽咳血、心煩心熱、口腔潰瘍、失眠多夢等問題,可以在肘窩的位置連續拍打5~10分鐘,會出現青、紅、紫、黑等不同顏色的毒素反應物。每一到兩週一次,可保這口排汙井的通暢,排出心肺毒素。

膝窩:

膝窩又稱膕窩,在窩的中心點上,有一個重要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裡不通

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炎。所以平時可拍打此處5~10分鐘至淤斑痧點顯出,每一至兩周拍打一次。

脾經:

是脾經的合穴,從腳趾出發的脾經經氣再這兒往裡深入,可以健脾除濕。它在膝蓋下方,沿著小腿內側骨往上捋,向內轉彎時的凹陷,就是陰陵泉所在。

每天要用手指按揉這裡,時間不拘,空閒的時候就可以,但要保證一天總共10分鐘以上。如果你體內有脾濕,按這裡會疼,但是堅持按揉,你會發現疼痛再逐漸減輕,說明你的脾濕在好轉。

承山穴:

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其效果跟紅豆薏米粥有異曲同工之妙。

因為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所以,刺激它能通過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