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抑鬱症
艾灸是中醫針灸療法中非常常見的灸法之一,艾灸是利用艾葉制做的艾灸材料對身體穴位或者身體部位產生的刺激,從而實現對機體調整並治療疾病的效果。那麼艾灸對抑鬱症的治療是否有幫助呢?如果艾灸可以治療抑鬱症,那麼具體的治療方法是怎樣的呢,艾灸能否自己在家進行呢?
一、艾灸可緩解抑鬱焦慮症狀
現在不少人有輕微的抑鬱症或焦慮症,倘若病情未能得到很好的控制,進入夏季後,隨著氣溫的升高,頭暈、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口幹、尿頻、尿急、出汗、震顫和運動性不安等症狀也會愈演愈烈。當藥物治療遭遇瓶頸期時,可以配合艾灸輔助治療。艾灸可以調節陰平陽秘、疏肝理氣,從而緩解抑鬱、焦慮症狀。
治療抑鬱、焦慮症時,艾灸選穴應為百會、膻中、肝俞、陽陵泉、內關、太沖,其中百會因為有頭髮而不能用艾灸盒或艾條懸灸,可以用隔薑灸的方法進行艾灸。切兩三片一元錢硬幣厚的薑片,用牙籤紮上眼,上置大手指肚大小的艾柱,點燃後放在百會穴位。膻中、肝俞、陽陵泉、內關、太沖可用單眼艾灸盒艾灸,每穴艾灸10分鐘,也可以手持艾條艾灸。需要注意的是,艾灸只是配合治療,藥物瓶頸期並非藥物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只是階段性治療必經的狀況,在堅持藥物治療時,艾灸的配合往往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二、注意區分皮膚燙傷和水泡
自行在家艾灸安全可行,注意防止燙傷即可,此外一些皮膚薄弱的部位,如眼皮、私處等部位不要進行艾灸,另外皮膚破損、敏感或其他不適狀態下也要避免艾灸。
對於初期嘗試艾灸的市民,要注意燙傷和水泡的區別。一般來說,體內濕氣很重的人,艾灸之後可能會起水泡,這屬於正常情況,無需太過擔憂。如果水泡是無色的,說明是寒濕,如果水泡是黃色的,說明有鬱熱的表現,如果水泡是血水樣,說明體內濕毒很盛。艾灸的地方發癢,是該部位有風邪的表現。
艾灸後出現水泡後一般不會化膿,所以一般不需要消炎藥水消毒,但是傷口接觸了不乾淨的物質或在不潔的環境中活動,就必須得做一定的防護、消毒措施了。
此外,有些人經絡閉塞,艾灸時熱量不向遠端傳導,或是感傳敏感度不高,原因很多,但只要堅持施灸,待經絡慢慢打通,這種現象自然會消失。切不可因為穴位未能感知到艾灸的溫度而隨意調整艾條與皮膚之間的距離,否則很容易出現燙傷。
三、自己在家艾條灸操作簡單
在家艾灸,簡單、安全即可。一般來說,可採取艾條灸或者間接灸,每一種灸法都有各自的側重,可根據各人的體質、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艾灸方式。
艾條灸:以艾絨製成的文條(一般叫做清艾條),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在穴位上熏灸或灼燙的方法。若用在艾絨中加入性溫芳香藥物製成的艾條進行熏灸,則叫做“藥條灸”,普通的艾條和藥艾條中藥店、網路商城均有售。
操作要領:將點燃的艾條懸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艾灸時點燃的一端距離皮膚約3釐米,一般每穴灸10分鐘左右,灸至皮膚溫熱發紅,有溫熱感,而又不致產生灼痛和燒傷皮膚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