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老是落枕是怎麼回事?

落枕對於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情,而出現落枕後不僅會容易導致頸部出現酸痛的情況,還會容易限制頸部的自由活動和轉動,容易導致頸部疾病,而總是落枕可能是由於睡姿不正確,導致身體血液不流暢就會容易導致落枕的情況,平時睡覺不注意保暖寒氣入侵也會容易導致落枕等。

老是落枕是怎麼回事?

總是落枕是怎麼回事

落枕是一種常見病,是指人在睡覺或外傷後突感頸部肌肉疼痛,尤以頭頸部轉動時更甚,好發於青壯年。落枕的原因主要有:睡眠時頭頸姿勢不當;枕頭墊得過高、軟硬不當或高低不平、頸部外傷、頸部受風著涼、頸椎病等。

落枕是由於睡眠姿勢不好致局部肌肉血管痙攣缺血,或因醒後肌肉突然收縮引起肌纖維與肌膜平衡失調。也可因頸部突然的扭轉、長時間頸部過度屈曲位工作或受風寒侵襲等引起。本質上屬於急性頸部軟組織損傷。頸部是人體活動最多的部位之一,所以落枕的機會較多,有人認為,落枕亦不能排除頸椎小關節輕度錯位的可能性。經常落枕提示頸椎病早期的開始。

典型的落枕後表現患側的頸部、肩部及胸背部有明顯壓痛點。輕者4-5天自愈,重者疼痛嚴重,並向頭部、背部及上肢放射,可延數周後才愈。

治療落枕的方法

1、按揉風池,肩井穴。用中指尖按壓風池穴(耳後高骨內下方凹陷處)待有酸脹感時,再按揉約1分鐘。用大拇指指腹由頸部向肩井處斜推數分鐘。

2、按壓法。用中指指腹或用鋼筆頭按壓手的落枕點(手背第二,三指關節間),按壓時由輕至重再輕,共按壓36次。

3、指撥痛點。用左手的食,中,無名指指腹,在病處探尋壓痛點,當摸到肩膀上或頸部有索條樣的疼痛肌肉時,再橫著用力撥動,使該肌肉變得鬆軟。爾後再轉達頭找出新的痛點,同法操作,直至頭部轉動靈活為止。

以指壓承山穴治療落枕,往往能收到明顯效果。患者俯臥于床上,術者用拇指壓按兩側承山穴。承山穴在小腿腓腸肌(腿肚)兩側肌腹下方,伸小腿時,當肌腹出現交角處便是。取壓痛明顯的一側穴位,用指壓法,以患者能忍受為限度。同時囑患者活動頸部,活動幅度由小到大,逐漸加強。指壓的時間一般在15~20分鐘左右,每日1次。此法可免患者服藥和扎針之苦,並有“手到病除”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