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稻穀營養價值 含有豐富維生素B

導語:稻穀營養價值。稻穀是沒有去除稻殼的子實,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產區遍佈全國各地。穀類含蛋白質在8-12%之間,因穀粒外層蛋白質較裡層含量高,因此,精製的大米和麵粉因過多的去除外皮,使蛋白質含量較粗制的米和麵低。下面四季養生網小編和大家一起分享,稻穀營養價值。

稻穀營養價值:

穀類含蛋白質在8-12%之間,因穀粒外層蛋白質較裡層含量高,因此,精製的大米和麵粉因過多的去除外皮,使蛋白質含量較粗制的米和麵低。

例如,整粒稻米蛋白質生理價值為72.7,而精白米的蛋白質生理價值降為66.2。穀類蛋白質中賴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氮酸含量較低。尤其是小米和麵粉中賴氨酸最少。玉米中既缺乏賴氨酸又缺乏色氨酸。因此,應將多種糧食混合食用或將穀類與動物性食物混合食用,以提高穀類蛋白質的生理價值。

穀類脂肪含量較少,約2%,但玉米和小米可達到4%,主要存在於糊粉層及穀胚中。大部分為不飽和脂肪酸,還有少量磷脂。胚芽油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

穀類中含碳水化物不但量多(約70-80%),而且大部分是澱粉。穀類的澱粉按其分子結構分為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兩種,由於二者的溶解度、粘度、易消化程度的差別,以及在不同穀類中所占的不同比例,就直接影響它們的加工特點與食用風味。穀類碳水化物的利用率較高。在90%以上,是人體熱能堆經濟的來源。

穀類是B族維生素的重要來源,其中維生素B1、B2和尼克酸較多。小米、玉米中含有胡蘿蔔素。穀類胚芽中含有較多量的維生素E,這些維生素大部分集中在胚芽、糊粉層和谷皮裡。因此,精白米、面中維生素含量很少。

穀類的無機鹽的含量為1.5%左右,其中主要是磷和鈣。此外,還含有較多的鎂。谷類的無機鹽也大都集中在谷皮和糊粉層,粗制的米和麵由於保留了部分軼皮,無機鹽的含量較精製的高。穀類所含的鈣和磷,絕大部分以植酸鹽形式存在,植酸鹽不易為機體吸收利用。據一國外學者研究,谷類中含有植酸酶,可分解植酸鹽釋放出游離的鈣和礴,增加鈣、確的利用率。該植酸酶在55 攝氏度環境下活性最強,當米、面在經過蒸、煮或焙烤時,約有60%的植酸鹽可水解而被吸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