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全身緊張放鬆不下來

全身比較緊張,難以放鬆下來,這往往和情緒緊張有關,從心理疾病來看,這可能是焦慮症的一種症狀表現,當焦慮症病症發作的時候,心理情緒急劇緊張,會導致身體的一些軀體反應,比如說心跳加速,面紅耳赤,來回走動,無法讓自己心神寧靜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焦慮症表現

1、聽不得一點動靜

精神性焦慮是焦慮症的核心症狀,除了上述案例中提到的情況外,那些對電視、廣播、門鈴、光線都特別敏感的人,同樣也存在精神性焦慮的問題。這類患者經常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和害怕,他們的情緒易激惹、注意力難以集中。由於注意力不能集中,這些患者往往還存在著記憶困難以及記憶力減退的現象。此時,患者體驗的痛苦情緒與環境極不相稱,或者表現為沒有明確物件的恐懼、沒有特定內容的擔心,或者經常表現出傷感情緒,如流淚等。

研究人員證實,精神性焦慮除了與遺傳原因相關外,與心理因素也同樣存在著明確的聯繫。而現實生活中的挫折,抑或難題,是主要的誘因之一。生活中積累的知識和經驗制約著人的認識,並影響著人對事物的態度。認知心理學認為,人們對事物的判斷和評估,是導致情緒變化的直接原因。當生活出現難題或處境不順時,有些人就會過於緊張,並且總把目光緊盯在同一件事上,因此也就成了精神性焦慮的危險人群。

2、來回走動

出現精神運動性焦慮的患者往往曾經遇到過災難性事件,如天災人禍等。這種創傷記憶就對其心理造成了影響,我們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就是古人對精神運動性焦慮成因以及表現的生動表述。創傷性記憶會讓患者對事物產生預期性焦慮,內心深處總是擔憂、害怕。

3、總擔心自己會倒楣

有些患者由於人格特徵所致,本身就容易悲觀,他們總把注意力過分集中於不良事件和風險大的事情上,而不太容易關注積極的一面。這樣的人就會把事情往最壞的地步想,為了對抗這些念頭,他們不得不全身戒備。另外,認知偏差也讓他們過度警覺。這些患者經過一次挫折,就形成了固有的認知,總是抱定了“我就是會倒楣”的念頭,所以錯誤的認知讓他們陷入了過度警覺的深淵。

4、吃什麼都不香

感到呼吸困難。患者主觀感覺吸氣不足、胸悶、呼吸不順暢,極可能出現歎息樣呼吸,甚至感到窒息。

心血管症狀。有的患者會感到頭暈、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有的患者會心前區痛、呈針刺樣或隱痛、鈍痛等。這些症狀可能持續幾個小時,並且局部伴有壓痛感;而有些患者則會心慌、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