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心共血不足有什麼症狀

臉頰白裡透紅,整體氣色好是我們的理想狀態,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我們會經常聽到有人說過這種話:你的臉上都沒有血色,或者說你生病的頻率太高了,動不動就生病。其實以上這些情況很有可能是由於我們的心共血不足導致的。心共血不足還有什麼症狀呢?

心血不足就是心臟有疾,供血不足。本證為臨床常見的虛弱證侯。多為久病體弱、血液生化不足;或長期慢性失血;或因勞倦過度,導致心血耗損。

多為久病體弱、血液生化不足;或長期慢性失血;或因勞倦過度,導致心血耗損。其病位主要在心,多屬虛證。心血不足,日久常可導致肝血不足或脾氣虛弱引起兩髒的功能失調;由於血脈流行不暢可致氣滯;心血虛損進一步發展,又可導致心陰暗耗而出現虛火內擾等症。

臨床表現

心悸怔忡,雖靜臥不能減輕,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或結代。兼見失眠多夢,易驚健忘。

辨證要點

1.心血耗損

具有心血不足心悸怔忡的主要症狀。

2.失血體征

頭昏目眩,面色少華,唇甲色淡。

3.舌脈象

舌質淡,脈細弱。

辨證施治

1.內治法

證候:心悸怔忡,雖靜臥不能減輕,頭暈目眩,面色無華,唇舌色淡,脈細弱,或結代。兼見失眠多夢,易驚健忘。治則:養血安神。主方:四物東加味。方藥:全當歸、白芍、川芎、熟地、炙黨參、炙黃芪、柏子仁、酸棗仁、龍眼肉。濃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劑,溫服。每日3次。

若兼見陰虛,症見潮熱,盜汗,心煩口幹,去熟地加生地、麥冬、玉竹、百合、五味子,以滋養心陰;若兼見心氣虛怯,症見善恐易驚,可加炒棗仁、生龍齒、珍珠母,以養心鎮驚;兼見脾虛,症見納食不旺,食後脘脹者加炒二芽,炒白術,佛手片,以健脾和胃;若見清氣下陷,症見大便溏薄,可加炒白術,山藥,茯苓、煨葛根以升陽止瀉;若兼見心動悸,脈結代者,宜合炙甘草東加減以益氣養血,滋陰複脈。

2.外治法

在厥心痛時,可採用下列方法作為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