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徒步對膝蓋有害嗎

大家平時如果要去比較近的地方的話都是徒步的,很多人都覺得徒步是正常的活動,對人體健康沒有什麼影響。但是,其實如果過度徒步的話,大家就會感覺到膝蓋部位非常不舒服,這就是由於走路太多而引起的膝蓋關節疼痛,需要大家儘量減少活動量。那麼,徒步到底對膝蓋有害嗎?

過度徒步毀膝蓋不可逆!自己的關節該怎麼省著用?

過度徒步給關節帶來的危害是不可逆的。

不同的人每天的步行量也是不一樣的。青壯年每天8000—10000步是正常步行量;老年人每天3000—5000步可達到運動效果。如果超過這個量就屬於過度運動了,反而會對膝關節造成損傷。

如果你現在已經出現了膝關節腫脹、疼痛、行走困難、上樓下樓艱難、站著難蹲下、蹲著站不起來,那你就要考慮是否出現了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問題!

長期用錯誤的方法徒步會引發脛部發炎和酸痛。

錯誤一、姿勢不良

徒步者們走路最容易犯的姿勢錯誤包括兩種:低頭,或者頭抬得過高導致身體後仰。這兩種姿勢都可能導致身體失去平衡,讓背部下方肌肉受到過大壓力,從而可能拉傷和疼痛。

糾正方式: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目視前方,脖子和身體保持成一直線。且保證你的肩膀是放鬆的。

錯誤二、身體太松垮

甩手幅度過大,腳步太大,落地跺腳,這些都是常見的走路中身體松垮的現象。違背常規走路的徒步者,不但會影響速度,而且可能引發脛部發炎和酸痛。

糾正方式:保持手臂緊貼身體,擺臂幅度太大會浪費太多能量。最理想的甩臂模式是保持手臂彎曲90度,手肘貼緊身體,向前及向後擺動。

錯誤三、線路重複

每個徒步者都知道鍛煉越有趣越好的道理,但專家指出,很多徒步者卻懶於規劃線路。“許多步行者不願意計畫好線路來保持步行的趣味,他們總是走同一條路,然後又自己覺得沉悶。”

糾正方法:改變場景,走不同的路,偶爾可嘗試爬山。步行期間可嘗試變速,例如極速走30秒,然後放鬆90秒;或者走更長的距離,這樣可以進一步挑戰個徒步者體能,但專家建議每週步行的距離最多只適宜提高5%。而且,偶爾應該休息一兩天,避免過勞。

錯誤四、背太多東西

手機、記事本、水瓶……有些健走者背著大包包,把以為會用到的東西拼命往裡面塞,其實背太重的東西,膝蓋承載過重,容易受傷。

糾正方法:最好是兩手空空,頂多攜帶水、擦汗的毛巾及防曬的帽子。還有,雙肩背包比單肩包包來的好,因為肩膀受力平均,較不會傾斜。

錯誤五、未做暖身運動就出發,或一到終點立即停下來

沒做暖身或伸展運動就出發,容易拉傷肌肉;健走時突然停住,血液未回流到頭部,容易頭暈。

糾正方法:如果場地適合,可以先拉筋伸展,讓肌肉放鬆緩和。也可慢慢起步,先花5分鐘散步,會增加血流到你的腿部肌肉,達到暖身效果,再遞增速度。快到終點站時,也給自己5分鐘時間,慢慢減緩速度,不要馬上停下來。

錯誤六、不量力而為

入門者或很久沒運動的人,往往忽略斟酌自己的體力及身體狀況,將目標設定得太高,反而造成負擔。

糾正方法:建議先從每天15分鐘走起,一周至少運動5天,第二周起,增加為20分鐘,漸漸累積成每天健走30分鐘以上的習慣。醫生提醒,“健步走”不是盲目走,要有科學的方式,一定要在相對平整的路面上,循序漸進的開始訓練,根據第二天身體的反應,找到適合自己的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