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冬季進補,多喝鴨湯

俗話說,“秋冬羊肉賽金丹”。每到冬季,鮮美的羊肉就會成為被視作滋補佳品,備受青睞。

冬季進補,多喝鴨湯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內科姜良鐸教授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在冬季,羊肉的確稱得上是最具時令的養生之品,具有暖中祛寒、溫補氣血、壯陽腎、增精血的功效。但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楊力教授認為,羊肉雖好,也並非人人適合。“人體質有陰陽寒熱之分,有五心煩熱、口乾咽燥,神煩氣粗、面色無華、黑色素沉著的陰虛者,或高血壓、糖尿病、肺結核等病人就不能多吃羊肉,否則極易上火。這時,鴨湯便可上場大顯身手了。”

楊力解釋說,中醫有“秋冬養陰”的說法,鴨子的藥性偏涼,對於體質偏弱的陰虛者來說,吃鴨湯正可以起到這方面的功效。同時,鴨肉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食療功效明顯。除了陰虛者外,平時易患咳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孩子,常覺勞累的中青年人,皮膚乾燥的女性朋友都不妨常喝鴨湯,在品嘗醇厚濃郁的鮮味的同時,還能養陰潤燥,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楊力也提醒,鴨湯也是一種發物,有過敏史、皮膚病的患者在烹調時需要特別注意,最好用小火燉3小時左右起鍋,同時注意不要加胡椒。為了減少油脂的攝入,可將做好的鴨湯放入冰箱中,待第二天冷卻後把浮油刮掉再喝。此外,“鴨湯最好和蘑菇、木耳一起燉,可以補血養腎。” 楊力最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