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對抗酷暑巧食良粥能排病

今年夏天特別長,兩個七月,滋潤了牛郎織女,卻放縱了酷暑下的疾患——夏季肆虐的腹瀉,汗流浹背下的熱傷風,一切腐敗滋長下更為明顯的口臭,晝長夜短、酷暑難眠煎熬出的神經衰弱,還有因為炎熱而更加難當的痛經……
怎麼辦?沒什麼好怕的,你信嗎?簡簡單單一碗粥,就能輕鬆解構“夏病”。
□ 止瀉有良粥
腹瀉通常由輕微的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是人體對抗入侵病菌的方式,如非疾病預兆不應盲目干涉。流失過多的水分和重要的礦物質會使體內的化學反應失去平衡,因此腹瀉期間的飲食必須特別注意,而粥,正是此間良伴。
成人止瀉重點推薦—車前草糯米粥:清熱利尿。適用於急性腹瀉及小便不通等癥。
原料:鮮車前草10~15克,糯米50克。
做法:
1.將車前草洗淨、切碎,多加水煮成汁後,去渣留湯汁。
2.汁中放入糯米煮成粥即可。注意:每日2~3次,6~7日為1療程。
腹瀉大量丟失水分最怕脫水,在家可自行配置補充水分,防治脫水。一是自製加鹽米湯:500毫升米湯,加1/4茶匙的食鹽。二是鹽糖水:500毫升白開水,加1/4茶匙鹽和1茶匙白糖。
兒童腹瀉重點推薦—小米胡蘿蔔泥:胡蘿蔔富含果酸,與小米煮粥易於消化,有使大便成形的作用。
原料:小米50克,胡蘿蔔1根。
做法:
1.小米洗淨,胡蘿蔔洗淨切細絲。
2.放進鍋中,加水同煮成粥。
特別關照——家庭自製“補水”
嬰兒腹瀉時最讓人著急的,不管是一般腹瀉還是秋季腹瀉,這款小米胡蘿蔔泥都十分有效。會喝粥的孩子可直接食用,年齡小的孩子可將胡蘿蔔泥裝在奶瓶中餵食,如嫌顆粒大,還可以用攪拌機打成糊。每天1~3次,每次的食用量根據孩子的食欲而定。

導讀:粥療夏病——腹瀉、口臭、感冒、痛經


□ 薄荷粥 口臭好幫手
口臭誰都會或輕或重、或長或短、此一時彼一時碰到,因為造成口臭的原因實在太多。
各種口腔疾病、鼻部炎癥、腸胃疾病、消化不良或消化系統紊亂、慢性全身性疾病等會引起口臭;不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及飲食習慣也會造成口臭;即便習慣好身體也沒毛病,口臭還是防不勝防——比如女性因為經期內分泌紊亂會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厭氧菌生長,發生口臭;青春發育期的女性,卵巢功能不全,性激素水準較低,口腔組織抵抗力不足,一樣會感染病菌從而產生口臭。
口臭食療方—薄荷粥:利咽喉,令人口香。還兼有止痰嗽、消食、去舌苔之效。
原料:薄荷葉10克,大米100克。
做法:
1.把薄荷葉洗淨,入鍋,加水煮汁待用。
2.大米淘淨,加水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熬。
3.快熟時到入薄荷汁,燒沸即成。
特別關照——6招趕走口臭:
1.清淡的飲食是口臭的基本食療原則,比如多吃蔬菜和水果及豆類。
2.多飲茶。綠茶中的兒茶素、紅茶中的茶黃素都有清除口臭的效果。
3.忌煙酒及甜食、忌辛辣助火之物、忌厚膩難消化的高蛋白、高脂肪之物。回避異味食物,如蒜、蔥、韭菜、臭豆腐等。
4.養成細嚼慢嚥的好習慣,飯後漱口,早晚刷牙,半年洗一次牙。
5.有口腔及腸胃疾病及早治療,以免引發口氣問題。
6.學會放鬆心情,不與焦躁為伴。

導讀:粥療夏病——腹瀉、口臭、感冒、痛經


□ 神仙粥 老方療風寒
感冒,恐怕是常見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了,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以冬、春為多。但要說最難受的,恐怕是夏天的熱感冒了—一邊汗流浹背,一邊還擤紅了鼻子咳疼了嗓子。
風寒感冒推薦—神仙粥:“一把糯米煮成湯,七個蔥頭七片薑。熬熟兌入半杯醋,傷風感冒保平康。”神仙粥是中國中醫研究院著名老中醫沈仲圭的經驗方,對解除風寒感冒頗為有效,因其療效顯著而有“神仙粥”之稱。沈老曾說:“神仙粥專治風寒感冒,暑濕頭痛,並四時疫氣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
原料:糯米50克,生薑7片,連須蔥白2根。
調料:米醋15毫升。
做法:
1.糯米淘淨,薑片切末,蔥白切成3釐米長的段。
2.糯米、生薑末放進鍋中,加水一同煮沸。
3.再放進蔥白段繼續煮,快熟時,調入米醋稍煮即成。
注意:乘熱服食,而後蓋被靜臥,避風寒,以出微汗為佳。
特別關照——辯癥治感冒:風寒型感冒(俗稱寒包熱),癥狀為頭痛、身寒、鼻塞、流涕、發熱等。明顯特徵是起病先流清涕,病重才咳。宜進食蔥、薑、辣椒等辛溫發散之物,保暖微汗。
但若是風熱型感冒(俗稱熱感冒,熱包寒),癥狀為頭痛、咳嗽、咽痛、目赤、發熱等。明顯特徵是起病咳嗽喉痛而無鼻塞流涕。上面這些食物相反會助火生痰。應進食辛涼發散之物,如蘿蔔、薺菜、薄荷、銀花。
如為流感,應進食清涼多汗食物,如蓮藕、百合、荸薺等。

導讀:粥療夏病——腹瀉、口臭、感冒、痛經


□ 痛經推薦:養血止痛粥
月經來潮出現腰酸、腰痛和小腹墜痛,有的還放射至背部和大腿上部——痛經是女性常見的一種生理現象,在我國女性中占1/3比例。
止“痛”方—養血止痛粥:黃芪、當歸補氣養血,白芍、糯米、紅糖斂陰緩痛,澤蘭活血去淤止痛。合用補氣血、健脾胃、止疼痛,主治女性痛經。
原料:黃芪15克,當歸15克,白芍15克,澤蘭10克,糯米100克。
調料:紅糖5克。
做法:
1.黃芪、當歸、白芍、澤蘭四味放進砂鍋,多加水煎15分鐘後,取汁用。
2.汁中放米煮成粥,熟時放紅糖煮化即可。
注意:經前7天早晚各喝一碗。
為什麼如此普通的兩樣食物有這麼大的能耐?得益於兩種礦物質——鉀和鎂。牛奶含鉀多,蜂蜜含鎂豐富。鉀能緩和情緒、抑制疼痛、防止感染,並減少經期失血量。鎂能起到心理調節作用,有助於身體放鬆,消除緊張心理,減輕壓力。
特別關照——睡前一杯蜂蜜牛奶:睡覺之前熱杯牛奶,裡面加一勺蜂蜜,趁熱喝下能緩解甚至消除痛經之苦。
1.保持大便通暢。因為便秘可誘發痛經和增加疼痛感,所以要多吃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
2.保持精神愉快,避免過度勞累、緊張、恐懼、憂慮和煩惱。心理上壓力的減輕能緩解子宮痙攣的程度,從而緩解痛經。
3.經前3-5天內飲食,宜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經期內,適當吃些酸味食物,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緩解疼痛的作用。
4.忌一切生冷食物,它們會刺激子宮、輸卵管收縮,從而誘發或加重痛經。忌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胡椒、烈性酒等。

導讀:粥療夏病——腹瀉、口臭、感冒、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