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脾胃虛寒西醫叫什么

脾胃虛寒是一種中醫上專有的名詞,這主要是指在人的脾臟和胃部有大量的寒氣入侵,導致了脾臟和胃部的消化功能不好,從而出現了一定的腸胃疾病。脾胃虛寒和一個人的飲食狀況有密切關系,例如一個人經常食用生冷食物的話,導致脾胃虛寒的幾率比較高。但是脾胃虛寒這種疾病在西醫上又叫做什么呢?

脾胃虛寒,為中醫名詞術語。是指脾胃陽氣虛衰,陰寒內盛所表現的證候。包括脾陽虛和胃陽虛(亦有認為單指脾陽虛),多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脾陽虛證可見納呆腹脹、脘腹痛而喜溫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溫、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腫、畏寒喜暖、小便清長或不利、婦女白帶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潤,脈沉遲等。胃陽虛常因天氣變冷、感寒食冷品而引發疼痛,疼痛時伴有胃部寒涼感,得溫癥狀減輕。胃痛隱隱,綿綿不休,冷痛不適,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則緩,勞累或食冷或受涼后疼痛發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虛弱。胃陽虛證以胃失和降癥狀及陽虛證表現為辨證要點,脾陽虛證則以脾虛失運見癥和虛寒證表現為辨證要點。

1.食療

(1)胡椒豬肚湯

胡椒,豬肚,蜜棗5枚。豬肚用生粉、鹽擦洗內外,洗凈。將胡椒放入豬肚內,用線縫合,與蜜棗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3小時,調味后,飲湯吃豬肚、蜜棗。功效溫中健脾、散寒止痛。用于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屬脾胃虛寒者,癥見胃脘冷痛、喜溫喜按、腹脹欲嘔、四肢不溫、形寒怕冷者。

(2)茴香狗肉湯

大茴香,桂皮,陳皮,草果,生姜2片,狗肉,醬油適量,大蒜頭4枚。將大回香、陳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凈;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頭去皮;狗肉洗凈,切小塊,放鼎內熱油炒去膻味。將全部用料放入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爛即成,飲湯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連服5天為1療程。功效溫中、助陽、暖胃。用于寒胃上脘疼痛、喜熱喜按、嘔吐清水、神疲乏力。又可用于胃虛胃寒、平素四肢不溫者。

(3)生姜粥

鮮生姜切片,大棗2~5枚,粳米,同煮粥,用適量油鹽調味食用。有暖脾養胃,祛風散寒功效,適用于病后或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頭痛鼻塞,以及慢性支氣管炎肺寒喘咳。若用于風寒感冒則去大棗,加入蔥白3根。

(4)肚絲湯

牛肚或豬肚洗凈后,用清水煮沸3分鐘后撈起,倒去原湯,再加入干凈清水文火燉煮至七成熟,加入適量鹽、料酒、花椒、小茴香再煮,待熟透后再撈起,晾至不燙手,切絲,盛入大碗中,加入鮮姜三片、味精適量,將第二次煮肚的湯倒入肚絲碗中沒滿肚絲,上籠蒸45分鐘即可,熱食。

(5)茴香菜包子

茴香菜、剁碎,去骨去皮,雞肉剁碎,兩者攪拌均勻,加入適量鮮姜汁、花椒粉、味精、鹽、香油,拌勻作餡;以和好的小麥粉發面搟皮,置餡于皮中,捏成包子,于籠上旺火蒸20分鐘即好,熱食。大棗

(6)干姜蜂蜜糯米飲

干姜,糯米,蜂蜜。將干姜、糯米洗凈,研磨成細粉,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取稠汁,待溫后調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胃補虛、止吐散寒的功效。

(7)姜汁牛乳飲

鮮生姜,鮮牛乳。將鮮生姜洗凈、去皮,切成細絲,放入容器加水搗爛取汁,加入牛乳中,用小火煮沸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補脾胃的功效。

(8)其他

①鮮生姜,糯米,白糖。將生姜洗凈,切成薄片,與洗凈的糯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稠,調入白糖即成。早晚分食。有溫中散寒、暖胃止吐的功效。

②鰱魚一條去鱗、鰓及腸雜,切片,干姜,食鹽適量,同煮熟食用,有溫補脾胃之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寒,食欲不振等癥。

③羊肉煮熟,加入豆腐,生姜,適量食鹽調味,適用于月經不調、脾胃虛寒。

④老年人脾胃虛寒、反胃食少、嘔吐清水、腹痛泄瀉以及肺寒喘咳:鮮生姜切片,大棗5枚,粳米,同煮粥,適量油鹽調味佐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