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尿液有食物的味道

平時生活當中在排尿的時候,如果尿液有食物的味道,只會讓人感到非常的擔心,這時候尿液可能還會伴隨比較大的異味,一般來說這種情況這可能和疾病有關,也可能和飲食有關,所以說也不要太擔心,如果多次出現這樣的癥狀,要及時到醫院做尿常規檢查,了解具體的原因,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尿液有食物的味道

一、含氮物質:主要有尿素、尿酸、肌酸和肌酐、氨基酸和氨等。

1.尿素:是蛋白質代謝的主要產物,在肝臟解毒時產生,在尿中的含量隨蛋白質代謝情況而改變。尿素含量的變化亦見于某些疾病。嚴重肝功能障礙會影響尿素合成,尿素排出量減少。糖尿病患者的組織蛋白分解增多,尿中尿素含量增加。慢性腎炎患者,由于腎功能障礙,排泄減少,尿素排出降低,血中尿素含量增加。

2.尿酸:是嘌呤類化合物的代謝終產物。大量食入含核蛋白豐富的食物,或體內細胞大量分解,尿中酸排出量就會增加。尿酸在酸性尿中易析出結晶形成結石。

二、其他有機化合物:如馬尿酸、結合的葡萄糖醛酸、乳酸、β—羥丁酸、草酸和含硫的化合物等。

馬尿酸是由苯甲酸和甘氨酸在肝內結合而成,是機體對苯甲酸的一種代謝方式。結合葡萄糖醛酸也是肝內解毒作用的一種方式。當劇烈運動和因各種原因引起肌肉組織缺氧,使無氧氧化增強,血乳酸增多時,尿乳酸排出量也增多。草酸來自蔬菜,草酸鈣在酸性尿中易排出,成為尿結石的成分。—羥丁酸是酮體的主要成員之一,當機體發生代謝性酸中毒時,尿中可出現酮體。

三、電解質:尿中的無機鹽類主要是Cl-、Na+、K+和磷酸鹽等。

尿中Cl-和Na+的排泄常伴隨而行,食入的多,排泄的多,少食少排,體內缺乏時可以不排。K+則不同,即使體內缺K+,只要有尿仍隨尿排出。所以腎臟保Na+的能力比保K+強。

另外,尿中雖有少量蛋白質和糖,由于一般方法檢查不出來,所以被看成是生理性的。如在尿中檢查出蛋白質和糖則認為是病理性的。

正常人的尿液一般是咸的,生理鹽水含0.9%氯化鈉,尿液含鹽量大概也如此。DM的尿液一般大部分時間也是咸的,如果嘗到甜味,說明血糖已經很高了,就是糖尿病,這個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