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2
健康常識
  • 健康生活
  • 健康百科
  • 健康資訊
  • 健康誤區
  • 健康熱議
  • 健康禁忌
保健人群
  • 女性健康
  • 母嬰健康
  • 男性健康
  • 性健康
  • 老人健康
  • 兒童健康
健康飲食
  • 營養飲食
  • 健康食譜
  • 健康食療
  • 飲食禁忌
中醫養生
  • 中醫常識
  • 中醫方劑
  • 中醫針灸
  • 中醫刮痧
  • 中醫拔罐
  • 中醫文化
養生保健
  • 美容養生
  • 健康減肥
  • 心理健康
  • 按摩推拿
  • 身體健康
  • 健康旅游
疾病養生
  • 常見疾病
  • 解惑疾病
  • 疾病預防
  • 中醫疾病
  • 婦科疾病
  • 男性疾病
開胃消食 推薦紅蘿蔔馬蹄雪梨湯
2018-04-16
 推薦:廣東省中醫院臨床營養科 主要功效:開胃消食、清熱生津 推薦人群: 胃口較差、口幹心煩、消化不良的兒童 材料:紅蘿蔔200克、馬蹄200克、200~300克胡雪梨1~2個(2~3人量) 烹調方法:各物分別洗淨,去皮,雪梨去芯,切塊。先
水果爛了一塊,其他部分還能吃嗎
2018-04-16
  水果爛了一塊,其他部分還能吃嗎 腐爛、蟲蛀面積別超過1/3,桃比蘋果、梨真菌擴散還快 準備吃的水果爛了一部分,扔了又覺得可惜,那麼水果沒壞的部分還能吃嗎?帶著這個疑問,《生命時報》記者採訪到了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果蔬貯藏專
春季吃點薺菜 健脾又明目
2018-04-16
  俗語說三春戴薺花,桃李羞繁華,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副主委溫長路解釋說,春三月,把美麗的薺花戴在頭上非常漂亮,連妖豔的桃李花也會感到遜色的。 頭戴用薺菜編成花環的帽圈或在發飾上插戴薺菜花,是我國江南地區的民俗活動之一,預示著人
中醫專家的“簡易手診”法,看一眼手就知道你得了什麼病
2018-04-16
  手是人最常用的器官之一,也是反映身體狀況的一面鏡子。從手的形態、顏色可以讀出許多健康秘密,可謂五臟六腑歷歷在“手”。 然而很多人對手診的瞭解還停留在“生命線越長,壽命越長”的觀念中,或者希望通過手紋來“參透命理”。 現代研究證實,生命線
有種“高血脂”沒壞處
2018-04-16
 最近,作為健身教練的小王遇到了一件煩心事。30歲的他天天運動,飲食、作息上也很講究,但幾天前體檢卻發現,血膽固醇水準比較高。醫院複診後,醫生發現,小王的“高血脂”原來是好膽固醇引起的,是血脂的良性異常,不用過分擔心。 生活好了,大家都對自
高血壓補葉酸,看好規格
2018-04-16
 據統計,我國高血壓患者中約有3/4的人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該合併症會增加腦卒中風險。為了強調中國人群中這種合併症的普遍性和危害性,我國學者提出H型高血壓的概念,也就是高血壓合併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並建議這類患者補充葉酸治療。 根據中國
身體缺鈣,血糖高
2018-04-16
 近日,哈爾濱醫科大學研究發現,體內鈣含量與糖尿病發生風險有關。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雜誌上。 黑龍江省營養學會理事長、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孫長顥教授帶領團隊,從2008年開始對哈爾濱1萬余市民進行了跟蹤隨訪
血糖監測有個時間表
2018-04-16
 國際糖尿病聯盟在糖尿病治療指南中明確提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標值是:糖化血紅蛋白<6.5%,空腹血糖<6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8毫摩爾/升。但在我國糖尿病人群中,血糖達到上述標準的比例很低,沒有進行科學的血糖自我監測是重要原因之
糖友別吃三種早餐
2018-04-16
 早餐是一天最重要的一餐,如搭配得當,不僅讓人精力旺盛,還能避免上午血糖波動,有利於全天血糖。有糖友認為,受大眾歡迎的常見早餐組合也適合自己,這就陷入了飲食誤區。筆者總結了3種最不適合糖友的早餐模式。 一是高能高脂模式,如油條、炸糕、油餅等
尿液泛泡泡 或預示糖尿病
2018-04-16
 早期糖尿病症狀不明顯,但留意尿液、皮膚等發出的異常信號有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王燕、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潘丹峰 糖友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會關心,得了糖尿病有什麼症狀,能不能早期發現“
你身上自帶3個“止汗穴”,按摩一下比空調還有效
2018-04-16
  天氣炎熱,出汗停不下來,讓討厭夏天的人多了一個無法反駁的理由。臉上滴汗,精緻的妝容被毀;腋下冒汗,異味讓人尷尬;後背出汗,濕溻溻的衣服既不舒服也不雅觀……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中醫專家,指出你身上
“藥”弄明白的那些事兒
2018-04-16
  “ 忘記吃藥或者錯誤用藥在生活中常常發生,有時甚至危及健康或生命。服藥時間、用量、和方法等因素都會影響藥物的療效,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 5月15日是第24個“國際家庭日”,由中國人口宣傳教育中心主辦,《健康報》社協辦,上海羅氏
飯後這四個習慣易折壽
2018-04-16
  1、飯後立即吃水果 現象:很多人都喜歡飯後吃點水果,認為能夠通過這個方式補充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也可以解油膩,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生活習慣。 結果:時間長了,就會引起腹脹、腹瀉或便秘等症狀。 原因:食物進入胃以後,需要
子宮腔粘連患者也能生出健康寶寶
2018-04-16
  近日,8位嬰幼兒在父母陪伴下來到南京鼓樓醫院,參加由該院與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共同主辦的第一屆“愛與希望”親子聯誼會。這些寶寶的媽媽能夠成功孕育,皆源于中科院再生醫學研究新技術的臨床應用。截至目前,已有13位子宮腔粘連導致不
厲害了! 《中國心血管健康指數(2017)》全球首發
2018-04-16
  當前,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我國居民的第一位死因,占總死亡人數的40%以上。全國心血管病患者逼近3億!如果能夠繪製出全國的心血管健康地圖,看看哪裡更健康,為什麼?哪裡不理想,如何改進提高?那將幫了大忙,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5月26日,
【追劇探案】手術公證後,若出現事故,醫院就真的免責了?
2018-04-16
  追劇探案 在最近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外科風雲》第40集中,有涉及對疑難重症、風險較大手術進行手術公證的情節。這引起了一些患者、讀者對公證相關法律問題的關注與詢問。本期特邀請專家就相關問題為您答疑解惑。 疑點追蹤 第一,手術公證的本質究竟是
在國外,胖可能代表窮!看看別人怎麼一周3分鐘輕鬆甩肉!
2018-04-16
  說來你可能不信,肥胖現在成了貧困標誌! 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國每三名成年人中就有一人肥胖,且收入越低,肥胖率越高;而英國的胖人更慘!他們被要求多徵收一種“肥胖稅”,以此來減少人們過度攝取高糖分食品的習慣。 不過印象裡不都是有錢人才比
餐桌上的最後一口飯,真的別吃了,吃出6種病!趕緊轉給家人看看!
2018-04-16
  你家裡有沒有這種情況: 每個人都吃得很飽了,但盤子裡還剩下一點菜,鍋裡還剩最後一口米,這時候爸爸/媽媽/你很自然地說“就剩一口了,誰還能吃點?” 於是爸爸/媽媽/你摸摸滾圓的肚子,感覺自己還能再吃一點…… 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 剩一口,
它們是食物裡的降壓明星
2018-04-16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王建華 目前中國的慢性病呈現井噴狀態,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資料統計,中國高血壓患者占總人數的33.5%,患病人數突破3.3億,相當於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高血壓。這麼高發的慢性病除了生活節奏快,壓力大
【生命截句】一個人普適的美,由於孤單而難以啟齒
2018-04-16
  一行兩行三四行 截天截地截自己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今天起,這裡的一首首截句,也許會讓你的遠方沒有那麼遠。 《生命時報》傾心打造“生命截句”專欄,每週一、週五晚10點與你相約,帶你品讀19位當代先鋒詩人的精彩截句,願你穿過
  • »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私隱政策使用條款及細則版權告示
Copyright 2018 www.healthway.tips Lt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