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養生 不必拘泥朝五晚九

晨型人———指堅持晚上早早睡覺, 早晨四五點鐘就起床的人, 是一種為了在忙碌的生活工作中保留快樂, 因而早起聽音樂、看書、聽廣播的生活方式。 據瞭解, “晨型人”的概念來自日本, 以“你的未來, 決戰早晨!”為口號。

“日落而息、日出而作是古人的傳統生活方式, 所謂‘晨型人’只是現代人將中國自古而來的養生之道賦予了一個新名詞。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保健科主任陳瑞芳教授指出, 早睡早起這種養生方式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人, 但對於20-30歲且工作繁忙的年輕人來說, 並無必要刻意調整習慣, “強制作息”, “晨型”只是養生方式中的一種, 並非缺此不可。 只要生活規律、三餐定時、勞逸結合, 也能做一個健康人。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養生

據《黃帝內經》記載:“古之人, 其知道者, 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 食飲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萬歲乃去”。 陳瑞芳解析, 這就是中醫中“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 順應自然界的規律, 才會健康長壽。

談起現在流行“晨型人”的養生現狀, 陳瑞芳解析:“古人生活單調,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但若用於現代都市的繁忙生活, 這種‘朝五晚九’的作息方式就有些牽強了。 ”

她認為養生因人而異, 一種方法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 她強調,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養生。 “養生就是一種生活習慣, 一種健康的生活習慣。 ”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習慣?陳瑞芳表示,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處處按照“法於陰陽, 和於術數”來做, “陰陽是天地間的變化規律, 若把一天分陰陽, 白天是陽, 晚上是陰。 如果晚上陽氣得不到休息, 第二天哪裡有精神?因此, 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便是健康的生活習慣。

提到飲食, 陳瑞芳特別強調三餐須“定時”, 且缺一不可。 “古人懂得養生之道, 飲食是有規律, 有節制的。 簡單來說, 按時吃飯, 吃飯要吃個八分飽, 好吃的不能多吃。 ”

在起居方面, 她指出, 起居, 不僅是起床、睡覺, 還包括日常的活動。 “起居要有規律, 每天的起居都要按規律來。 ”

陳瑞芳強調, 在網路上流傳的“晨型人”早睡早起的養生方式應該是適用于各個年齡段的人的, 但對於生理年齡尚處於20-30歲且工作繁忙的年輕人來說, 並無必要刻意調整習慣, “強制作息”, “‘晨型’是中醫自古已有的養生方式, 需要提倡, 但現代社會, 晚上12點前入睡, 早上8點前起床也可算作‘早睡早起’。 ”

她特別提醒, 中醫養生保健學中有“以待日光”的說法,

因此, 日出陽氣上升後老年人再外出活動, 比日出前就出外晨練更好。 尤其在寒冷的冬春, 身體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過早外出活動, 容易因寒氣入侵而致病。 “其實, 只要生活規律、三餐定時、勞逸結合, 不管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能做一個健康人。 ”

精神調養和運動養生不可少

除了規律的生活外, 陳瑞芳表示, 提高自我心理調節能力, 保持開朗的心境, 也是養生之道。 “過激、過久的情志刺激容易成為致病因素。 ”

她建議人們通過養生活動善於自我心理調攝, 消除不良刺激, 保持良好的心境。 “儘量地避免外界環境的不良刺激對人體的影響, 積極創建良好和睦幸福的社會環境和家庭氛圍。 要做到安然恬靜、情緒穩定、胸懷開朗、心情舒暢而達到養精蓄銳。

最後, 陳瑞芳表示, 運動養生是養生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的內容, “運動不僅可以促進氣血的流暢, 使人體筋骨勁強, 肌肉發達結實, 臟腑功能健旺, 增強體質, 還能以‘動’濟‘靜’, 調節人的精神情志活動, 促進人的身心健康。 ”

她提醒, 對於形體的鍛煉, 要求要適度, 做到“形勞而不倦”, 並且循序漸進, 持之以恆, 方能收到動形以養生的功效。 “冬季堅持適度的體育鍛煉, 不僅可以調養肺氣, 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 而且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鍛煉方式因人而異, 選擇個人所能承受的運動, 增強機體適應寒冷氣候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