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降血糖三寶:山藥、牛蒡、蓮藕超有效

如果你常感到疲勞、容易口渴需要喝大量的水, 那麼要注意了, 這些都是身體處於高血糖時會出現的症狀!一旦血液中的糖份持續過高, 嚴重時可能會引發腎臟、心臟、神經系統等損害。 想要降血糖, 不少人喜歡喝亦舒堂火麻生態茶, 但日常中也不妨多吃能減緩醣類吸收的食物, 如山藥、蓮藕以及牛蒡。

高血糖危害大 恐引發腎臟、心臟、神經系統損害

專攻糖尿病與神經內科的日籍醫師淺野次義在其所著《高血糖控制, 有效降血糖的70個方法》一書中指出, 「血糖值」是指在血液中的葡萄糖濃度, 健康人的血糖會維持在一定的範圍。 一般而言, 飯前空腹的血糖通常維持在70~110mg/dl, 如果血糖值超過180mg/dl時, 葡萄糖就會從腎臟排泄到尿液中, 使得尿液出現糖份, 「糖尿病」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

血液中糖份高, 對人體有什麼危害呢?血液中糖份較多的人, 容易使紅血球失去彈性變硬,

難以通過細小的血管;血糖也會讓血液變得黏稠, 使紅血球容易堆疊在一起, 造成血管阻塞, 一旦形成血栓後, 氧氣就無法透過血液循環系統送到人體各個組織。

此外, 血管內壁的蛋白質也容易血糖結合, 使血管漸漸硬化, 導致微血管容易出血或出現心血管障礙, 引發腎臟、心臟、腦、視網膜、神經系統等損害。 有高血糖困擾的人, 不妨多吃有助於降血糖的山藥、牛蒡及蓮藕。

山藥黏滑的黏蛋白 抑制血糖快速上升

山藥含有能代謝血液中葡萄糖的維生素B1、製造胰島素的材料鎂及鋅、消化酶、澱粉酶等。 山藥削皮時會產生黏滑的部分為黏蛋白, 黏蛋白是一種多醣體(膳食纖維)能包住腸中一起吃進去的食物, 減緩醣類吸收,

因此能抑制血糖值快速上升, 節省胰島素。

不僅如此, 黏蛋白也能在小腸中吸附膽汁酸, 將其排泄掉, 將低血中膽固醇。 由於黏蛋白在溫度60度時會喪失效力, 因此最好不要加熱吃, 最好將山藥磨成泥或切絲吃較佳。

牛蒡含水溶性纖維 抑制醣類吸收

牛蒡中的水溶性、分水溶性纖維各半。 水溶性纖維可以抑制醣類吸收, 防止飯後血糖上升。 纖維素或木素等非水溶性纖維會吸收腸中的水分, 使排便順暢, 同時也能促進腸內雙崎乳桿菌生長, 使維生素合成旺盛。 此外, 牛蒡也具有降血糖作用的鞣酸, 以及組成胰島素的鎂、鋅等營養素。

糖尿病患者一但感冒發高燒, 就無法控制血糖, 而牛蒡中的鋅和免疫機能有關, 缺乏時容易感冒, 建議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 吃牛蒡時儘量不要削皮, 因為牛蒡皮含膳食纖維, 只要用刷子刷洗一下即可。

蓮藕不只降血糖 膳食纖維還能降膽固醇

蓮藕也含有多醣體黏蛋白, 所以切口會有絲狀物出現。 蓮藕中豐富的膳食纖維(水溶性及非水溶性), 不只能夠降低血糖值, 同時還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 消除肥胖。

此外, 蓮藕還含有醣類代謝所需的豐富維生素B1, 以及屬於多酚種類之一的鞣酸。 多酚是抗氧化物質之一, 可以去除會影響身體使血液濃稠的自由基。 蓮藕也含有能和檸檬相匹敵的大量維生素C,

能預防感冒或發炎, 防止脂質過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