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人健康養生五個微條件來幫忙

原標題:老人健康養生 五個微條件來幫忙

每個人都希望健康長壽, 年紀越大, 對養生就越發關注。 其實, 不用刻意去追求長命百歲的方法, 注意生活中五個微小的地方, 會讓身體更健康哦!

1、微胖

現代人多以瘦為美, 胖子變得不受待見。 從醫學角度看, 太胖的確會增加多種疾病的風險, 但過度追求骨感也是誤區。 稍微胖一點才是既好看又健康的身材, 任何年齡段的人都不應該過分減肥。

微胖的優勢在中老年群體中更為突出。 研究顯示, 與偏瘦的人相比, 40歲時體重稍微超重的人壽命更長, 能多活6至7年。

其原因在於, 皮下脂肪稍多利於儲存能量、抵抗寒冷、提高免疫力、保護重要器官, 從而延緩衰老。

生活中, 很多老人由於害怕患上慢性病或加重病情, 很多食物都不敢吃, 一味控制攝入量, 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導致能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 帶來缺鐵性貧血、免疫力下降、疾病易感性增加等風險。

2、微涼

溫度和健康的關係密切, 尤其是室溫和飲食溫度。 研究表明, 最佳環境溫度是18℃至20℃, 此時人體感覺微微發涼, 但機體免疫力能得到最大發揮, 抗病能力更強, 睡眠品質更高。

要提醒的是, 人們不要過多利用外界手段干預室溫, 忽視自身的體溫調節系統。 比如冬天室溫設置過高, 甚至能穿短袖、吃冰棒;夏天溫度調得過低, 晚上睡覺要蓋棉被等。

冬天室溫以16℃至20℃為宜, 夏天控制在24℃至26℃。

3、微餓

長期堅持吃到七分飽, 不僅可以保證營養攝入, 還利於控制體重、保持頭腦清醒。 但對很多人來說, 保持七分飽狀態越來越難。

七分飽是一種似飽非飽、對食物意猶未盡的微餓感。 胃裡沒覺得滿, 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 進食速度變慢, 但還是習慣性地想吃, 可如果把食物撤走, 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通常來說, 在吃飯時間相對規律、固定的條件下, 這頓吃了七分飽, 在下一餐之前不會有明顯的饑餓感, 否則就說明沒吃到七分, 可以再加點飯量。

4、微汗

運動中出汗多少常被人們用作評判運動效果的標準。 但對中老年人來說, 大汗淋漓並非最佳運動狀態, 可能導致虛脫、跌傷,

誘發氣喘、胸悶、腹痛等。

因此, 中老年人應遵循適度原則, 以微微出汗、稍感疲憊、渾身舒暢為宜。

5、微愚

長壽離不開樂觀豁達的心態, 而豁達的心態又來源於淡泊名利、難得糊塗的處世哲學。 就像一位百歲老紅軍所說:“不圖名、不圖利、不著急、不生氣, 就能活個大年紀。 ”

反之, 斤斤計較、凡事較真的人, 往往會因內心氣憤、抑鬱誘發多種疾病, 如高血壓、胃潰瘍、神經衰弱等, 最終賠上健康。

養生必先養心, 生活中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拿得起放得下, 學會微愚和自嘲, 才是大智慧。 多交朋友、培養愛好、勤於閱讀、多加運動, 都有利於人們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