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低血壓的標準 什麼情況才叫做低血壓?

低血壓的標準, 會給人們帶來很嚴重的危害, 一直以來也都讓人頭疼不已,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低血壓的情況呢?

低血壓的標準

低血壓是指體循環動脈壓力低於正常的狀態。 低血壓由於高血壓在臨床上常常引起。 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損害而備受重視, 高血壓的標準世界衛生組織也有明確規定, 但低血壓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

一般認為成年人肢動脈血壓低於12/8 kPa(90/60 mmHg)即為低血壓。

病情輕微症狀可有:頭暈、頭痛、食欲不振、疲勞、臉色蒼白、消化不良、暈車船等;嚴重症狀包括:直立性眩暈、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發音含糊、甚至昏厥、需長期臥床。

低血壓的標準 什麼情況才叫做低血壓

這些症狀主要因血壓下降, 導致血液迴圈緩慢, 遠端毛細血管缺血, 以致影響組織細胞氧氣和營養的供應, 二氧化碳及代謝廢物的排泄。 尤其影響了大腦和心臟的血液供應。

長期如此使機體功能大大下降, 主要危害包括:視力、聽力下降, 誘發或加重老年性癡呆, 頭暈、昏厥、跌倒、骨折發生率大大增加。 乏力、精神疲憊、心情壓抑、憂鬱等情況經常發生, 影響了病人生活品質。

據國外專家研究低血壓可能導致與腦梗塞和心臟梗塞。 直立性低血壓病情嚴重後, 患者可出現每當變換體位時血壓迅速下降, 發生暈厥, 以致被迫臥床不起, 另外誘發腦梗塞、心肌缺血、給病人、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