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頸椎輕度退行性改變什么意思

頸椎輕度退行性改變是指人體的頸椎部位出現衰退的現象, 隨著人體的年齡增長就會容易導致出現這種狀況, 而當出現頸椎輕度退行性改變會容易影響到頸部正常活動, 同時也會容易導致出現疼痛等現象, 平時應該多注意鍛煉和活動頸部。

頸椎輕度退行性改變是什么意思?

頸椎退行性變是指頸椎結構的衰變及機能的衰退。 年齡增長以及與之相關的使用過度、修復能力降低是引起頸椎退變的主要原因。 頸椎退變本身不是疾病, 有時甚至是機體對于環境的適應性改變;頸椎退變不可避免, 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生命過程, 然而某些情況下會成為頸椎病等退行性疾病的發病基礎, 是造成頸脊髓、神經根等重要結構損害的主要原因。 正確認識頸椎退變、減緩退變進程以及避免其發展為疾病是十分重要的。

正如尚無有效的手段阻止人類衰老一樣, 頸椎退變尚不能完全避免。 但是可以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來盡量減緩頸椎退變的發展。 頸椎長期超負荷工作、不恰當的鍛煉方式、不正確的用頸姿勢是促進頸椎退變的重要原因。 避免這些因素應作到:

1、避免長時間低頭或伏案工作,

一般40~60分鐘應站起活動10分鐘, 以免頸項肌肉勞損使頸椎的穩定裝置失效, 頸椎間盤負荷過大影響其代謝而加速退變。

2、使用電腦或看電視時應使屏幕的高度與視線平齊或稍高。

3、站立或坐位時應挺胸、抬頭, 勿含胸探頭。 臥位勿使枕頭過高, 造成頸椎屈曲, 應保持于中立或輕度仰伸位。

4、避免乘坐汽車等交通工具時坐位睡覺, 頸椎常因顛簸而不自主晃動, 加之缺乏頸項肌肉的有效保護, 容易使頸椎間盤、韌帶、項背肌肉等組織受損。

5、避免反復、劇烈的扭動或晃動頸項, 突然、劇烈、反復的頸項運動不能起到鍛煉作用, 反而經常造成頸項結構損傷或勞損。

6、經常以正確的方式鍛煉頸項肌肉, 如蛙泳、放風箏、“小燕飛”、頸項肌等長收縮練習等。

7、運動前先進行熱身鍛煉, 避免超負荷的過度活動及運動創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