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保健品最愛搞這些“把戲” 老年人切莫被“忽悠”!

日前, 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2017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其中, 老年保健品成為十大消費維權熱點之首。 普通的食品、器械、日用品“搖身一變”, 具有了神奇的保健功效, 許多老人心甘情願高價購買。 ①

中國保健協會最新的調查資料顯示, 目前我國每年保健品的銷售額約2000億元, 其中老年人消費占了50%以上。 超過65%的老年人使用過保健品。 有近66%的老年人因公司推銷、廣告宣傳而購買保健品。 ②

很多年輕人都無法理解, 平時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老人, 為何有時會掏光家底去購買保健品?

更可怕的是, 一些身體有病患的老年人, 輕信保健品行銷人員的說法, 把藥都停了!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老年人鍾愛買保健品?保健品行銷又暗藏著怎樣的貓膩?保健品騙局經常用什麼伎倆?

第一:偽裝權威③

偽裝權威的研發機構是保健品行銷中一個慣用的花招, 目的是把產品包裝得更“高大上”, 騙取消費者的信任感, 吸引中老年人購買。 不過, 不管研發機構多麼高端, 生產的都只是功效有限的保健食品,

不可能治療疾病。

1號稱國外品牌

一些不法商家將銷售陣地搬上了互聯網, 一些市面上從未見過的品牌, 在網店裡號稱“全進口”保健品, 但賣家都拿不出“進口”的證明。

2打科研機構、協會旗號

經銷商往往利用消費者病急亂投醫的心理, 打著某科研機構高科技成果的旗號, 發佈商品作用“功能強大”、“功效神奇”, 無限放大產品的功能、功效, 並採用虛假的現場演示、經電腦數碼技術處理的“明顯效果”吸引消費者的注意。

3偽裝名醫專家

在酒店開展各種“專家講座”, 實際上是穿白大褂的“專家”在講述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 在社區打著“名醫義診”的名號, 讓銷售人員穿上白大褂充當“名師”, 免費檢查身體, 誇大病情, 唬騙老人購買、服用保健品。

第二:免費誘惑④

免費的禮品和服務成本加起來可能不足百元。 然而, 很多老年人在這些“免費”服務的吸引下, 花去了幾千甚至幾萬元, 這些蠅頭小利最後都加在了昂貴的保健品價格中。

1免費抽獎活動

即在人流集中處,採用“免費抽獎”等手段,讓消費者得到“優惠購買某某保健品”的大獎,有的還雇用“托兒”在旁煽風點火,誘使消費者大量購買。

2“贈藥”“免費試用”

利用“贈藥”“免費試用”等促銷手段吸引人, 很多老人因接受贈予、免費試用後覺得不好意思, 購買了產品。

3“送紀念品”

這是一種常見的針對老年人詐騙的策略, 可以說是“放長線釣大魚”。 不法分子往往打著“送溫暖”“關愛老人”的旗號, 贈送日用品等小禮物引誘老人上當,

取得老人信任後, 狠狠騙一次就收手, “打一槍再換一個地方”。

4優惠購買***保健品

以數量有限、機會難得、量大優惠等“優惠套餐”措辭, 誘騙老年朋友一次大量購買同一產品。

5免費體檢

以免費體檢為名, 在體檢報告中捏造指標不合格, 慫恿消費者購買其推銷的產品。

第三:神奇功效⑤

一些帶著“洋”字的保健品, 一旦宣稱其來自科技發達的日本或者美國, 便在消費者心中被加上了一個光環。 可是, 說明書老百姓看不懂, 產品功效也無處查證, 更容易被銷售人員忽悠。

1絕對有效

當廣告中出現非常絕對的論斷和保證時(例如100%有效), 這很有可能是沒有根據的誇大宣傳。

2宣稱什麼病都能治

疾病的背後有多種多樣的病因和發病機制, 不同的疾病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沒有哪一種東西是可以同時治療各種不相關疾病的。

3否定主流醫學共識

通過偷換概念等方式誇大現有常規醫學治療的危害。這種虛假宣傳利用了人們對於長期服藥的恐懼。如,“高血壓只吃保健品就行!”千萬別信!

4聲稱不手術、不用藥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它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也不能替代藥物和手術成為治療疾病的手段。一些情況下,所謂的自我感覺療效,極有可能違規添加了藥品。

5純天然和毫無副作用

這樣的宣傳語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錯誤的暗示:天然的物質更加安全。事實上,天然的添加物也可能有毒副作用,而且由於天然產物的成分更加複雜,它們的安全性或許反而不那麼容易控制。

6最新科技和祖傳秘方

故意使用難以理解和神秘化的詞彙描述產品同樣值得懷疑。例如在廣告中用納米、量子、磁場、生物電、基因等概念描述產品,卻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解釋。

第四:“親情攻擊”

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型詐騙方式。利用老人渴望親情的心理,經常噓寒問暖,在熟悉之後採用軟磨硬泡的方式,讓老人上當。例如,推銷保健品人員經常陪老人聊天,或者提供打掃衛生、洗腳等服務

相比於遠在他鄉的子女,溫言好語、體貼入微的保健品銷售人員更讓老人有依賴感。即使在破案之後,還有一些老人不願承認上當受騙。

三招選購保健品⑥1保持清醒的頭腦

大家在選擇保健品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普通食品不能聲稱功能,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很多處於治療期的朋友,因為盲目聽信一些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廣告就只服用保健品,私自停掉了正在使用的藥物,這是保健的大忌!

2要選擇正規的保健食品1

正規的保健食品的標籤應具有與普通食品一樣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同時還要注明適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如果這些資訊不完整或者標注的不明確,那麼大家一定要謹慎使用,防止上當受騙。⑥

2

選購保健食品要認准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小藍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批准功能有針對性的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沒有“藍帽子”標識的產品宣稱功效、療效均為違法,不要相信。

3子女多關注

子女也要多關心老人,説明老年人瞭解新資訊、認清騙局、提高警惕,為老年人“紮好籬笆,看緊錢袋”。

不同的疾病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沒有哪一種東西是可以同時治療各種不相關疾病的。

3否定主流醫學共識

通過偷換概念等方式誇大現有常規醫學治療的危害。這種虛假宣傳利用了人們對於長期服藥的恐懼。如,“高血壓只吃保健品就行!”千萬別信!

4聲稱不手術、不用藥

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它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也不能替代藥物和手術成為治療疾病的手段。一些情況下,所謂的自我感覺療效,極有可能違規添加了藥品。

5純天然和毫無副作用

這樣的宣傳語背後往往隱藏著一個錯誤的暗示:天然的物質更加安全。事實上,天然的添加物也可能有毒副作用,而且由於天然產物的成分更加複雜,它們的安全性或許反而不那麼容易控制。

6最新科技和祖傳秘方

故意使用難以理解和神秘化的詞彙描述產品同樣值得懷疑。例如在廣告中用納米、量子、磁場、生物電、基因等概念描述產品,卻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解釋。

第四:“親情攻擊”

這是近年來的一種新型詐騙方式。利用老人渴望親情的心理,經常噓寒問暖,在熟悉之後採用軟磨硬泡的方式,讓老人上當。例如,推銷保健品人員經常陪老人聊天,或者提供打掃衛生、洗腳等服務

相比於遠在他鄉的子女,溫言好語、體貼入微的保健品銷售人員更讓老人有依賴感。即使在破案之後,還有一些老人不願承認上當受騙。

三招選購保健品⑥1保持清醒的頭腦

大家在選擇保健品的時候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普通食品不能聲稱功能,保健食品不是藥品,沒有治療作用。很多處於治療期的朋友,因為盲目聽信一些虛假宣傳、誇大宣傳的廣告就只服用保健品,私自停掉了正在使用的藥物,這是保健的大忌!

2要選擇正規的保健食品1

正規的保健食品的標籤應具有與普通食品一樣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同時還要注明適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如果這些資訊不完整或者標注的不明確,那麼大家一定要謹慎使用,防止上當受騙。⑥

2

選購保健食品要認准產品包裝上的保健食品標誌(小藍帽)及保健食品批准文號,依據其批准功能有針對性的選擇,並按標籤說明書的要求食用。沒有“藍帽子”標識的產品宣稱功效、療效均為違法,不要相信。

3子女多關注

子女也要多關心老人,説明老年人瞭解新資訊、認清騙局、提高警惕,為老年人“紮好籬笆,看緊錢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