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鳳尾蘭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Fènɡ Wěi Lán

【別名】白棕、劍麻、鳳梨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舌蘭科植物鳳尾絲蘭的花。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Yucca gloriosa L.

採收和儲藏:花開時採摘,

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鳳尾絲蘭 常綠木本植物。 具短莖或高達5m的莖, 常分枝。 葉堅硬, 挺直, 條狀被針形, 長40-80cm或更長, 寬4-6cm, 長漸尖, 先端堅硬成刺狀, 邊緣幼時具少數疏離的齒, 老時全緣, 稀具分離的細纖維。 圓錐花序長1-1, 5m, 通常無毛;花下垂, 白色至淡黃白色, 先端常帶紫紅色;花被片6, 卵狀菱形, 長4-5.5cm, 寬1.5-2cm;柱頭3裂。 果實倒卵狀長圓形。 花期10-11月。 我國有引種栽培。 原產北美東部和東南部。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我國有引種栽培。

資源分佈:原產北美東部和東南部。

【化學成份】花含異菝葜皂甙元(smilagenin), 替告皂甙元(tigogenn), 芰脫皂甙元(gitogenin), 替告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tigogeni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 芰脫皂甙元3-O-β-D-吡喃木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ln 3-O-β-D-xyl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 芰脫皂甙元 3-Oα-L-吡喃鼠李糖基-β-石蒜四糖甙(gitogenin 3-O-α-L-rhamno-pyranosyl-β-lycotetraoside), 順-9-十九碳烯(cis-9-nonadecene)和順-8-十七碳烯(cis-8-heptadecene)。

【性味】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 主支氣管哮喘;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