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廣玉蘭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Guǎnɡ Yù Lán

【別名】荷花玉蘭、洋玉蘭、百花果

【來源】

藥材基源:為木蘭科植物荷花的花和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gnolia grandiflora L.

採收和儲藏:春季採收術開放的花蕾,

白天曝曬, 晚上發汗, 五成平時, 堆放1-2d, 再曬至全幹。 樹皮隨時可采。

【原形態】荷花玉蘭, 常綠大喬木, 高20-30m。 樹皮淡褐色或灰色, 薄鱗片狀開裂。 枝與芽有鏽色細毛。 葉互生;葉柄長1.5-4cm, 被褐色短柔毛;托葉與葉柄分離, 無托葉良;葉革質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 長10-20cm, 寬4-10cm, 先端鈍或漸尖, 基部楔形, 上面深綠色, 有光澤, 下面淡綠色, 有鏽色細毛, 側脈8-9對。 花芳香, 白色, 呈杯狀, 直徑15-20cm, 開時形如荷花;花梗精壯具茸毛;花被9-12, 倒卵形, 厚肉質;雄蕊多數, 長約2cm, 花絲扁平, 紫色, 花藥向內, 藥隔伸出成短尖頭;雌蕊群橢圓形, 密被長絨毛, 心皮卵形, 長1-1.5cm, 花柱呈捲曲狀。 聚合果圓柱狀長圓形或卵形, 密被褐色或灰黃色絨毛, 果先端具長喙。 種子橢圓形或卵形,

側扁, 長約1.4cm, 寬約6mm。 花期5-6月, 果期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喜生潮濕溫暖的地區。 原產北美洲東南部。

資源分佈:現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廣為栽培。

【栽培】

生物學特性, 為亞熱帶樹種, 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引種栽培, 生長良好。 喜光、較耐寒, 適於深厚、肥沃、濕潤之地。 具有較強的抗毒能力, 對二氧化硫、氯氣、氟化氫等均有一定的吸抗力, 也耐煙塵。

栽培技術 用播種、扡插、壓條、嫁接。

田間管理 抗風力弱, 應防風。 栽植時根際多加肥土, 夏季應施糞水1-2次。

病蟲害防治 有山茶白藻病, 可噴波爾多液防治。

【性狀】性狀鑒別 花蕾圓錐形, 長3.5-7cm, 基部直徑1.5-3cm, 淡紫色或紫褐色。 花被片9-12片, 寬倒卵形, 白質較厚, 內層呈荷瓣狀。 雄蕊多數, 花絲寬, 較長, 花藥黃棕色條形。

心皮多數, 密生長絨毛。 花梗長0.5-2cm, 節明顯。 質硬, 易折斷。 氣香, 味淡。

【化學成份】

葉含小白菊內酯(partheflolide), 過氧木香烯內酯(peroxycostunolide), 過氧小白菊內酯(peroxyparthenolide), 廣玉蘭內酯(magnograndiolide), 二環氧木香烯內酯(costunolide diepoxide), 買蘭坡木蘭內酯(melanpomagnolide)A, B, 番荔枝堿(anonaine)和鵝掌揪堿(liriodenine)。

木部含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白栝樓堿(candicine), 廣玉蘭立定甙(magnolidin)廣玉蘭賴寧甙(magnolenin), 廣玉蘭西丁甙(magnosidin), 丁香甙(syringin), 無梗五加甙(acanthoside)B, 廣玉蘭賴寧甙C, 單氧甲基和厚樸酚(mono-O-methylhonokiol)。

根皮含木蘭屬內酯(magnolialide)。

種子含厚樸酚(magnolol), 和厚樸酚(honokio9l), 3, 5-二烯丙基-2-羥基-4-甲氧基聯苯(3,5-diallyl-2-hydroxy-4-methoxybiphenyl, 即單氧甲基和厚樸酚), 種了油主要含十六、十八碳酸和β-穀甾醇(β-sitosterol)。

此外, 廣玉蘭還含4, 10-二氧-7-香橙烯-6-酮(cyclocolorenone)。

【藥理作用】

1. 降壓作用花蕾對麻醉或未麻醉動物均有緩慢的降壓作用;樹皮中所含木蘭花堿2mg/kg靜注後對麻醉貓立即出現降壓作用, 血壓降低50%-60%,

持續90-120min, 對腎性高血壓犬靜注6mg/kg也有明顯降壓作用。

2.肌肉鬆弛及神經節阻斷作用 樹皮中所含木蘭花堿具有箭毒樣作用和神經節阻斷作用, 這種作用可被澳新斯的明等抗膽鹼酯酶藥所拮抗。

3.其他作用 本品中酚性成分還具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樹皮中所含厚樸酚(magnolol)尚具有抗潰瘍病作用, 5-200mg/kg對大鼠水浸應激潰瘍有顯著的預防作用。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肺;胃;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散寒;行氣止痛。 主外感風寒;頭痛鼻塞;脘腹脹痛;嘔吐腹瀉;高血壓;偏頭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花3-10g;樹皮6-12g。 外用:適量, 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