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大扁竹蘭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à Biǎn Zhú Lán

【來源】

藥材基源:為鳶尾科植物扇形鳶尾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ris wattii Baker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 除去莖葉, 洗淨, 切段曬乾。

【原形態】扇形鳶尾 多年生草本, 高達100cm。 根莖橫生, 粗壯, 直徑達1cm, 黃白色, 節明顯;鬚根分枝較多, 黃白色。 地上莖扁圓柱形, 節明顯。 葉黃綠色, 集生莖頂, 基部套疊, 排成扇面狀, 葉片寬劍形, 長50-70cm, 寬5-7cm, 先端漸尖, 基部鞘狀, 花莖高30-50cm, 有縱棱和淺溝;總狀圓錐花序, 有5-7分枝, 每分枝處有3-5苞片, 內含2-4朵花;花藍紫色, 直徑7.5-8cm, 花被管長約2cm, 外花被裂片倒卵形, 有深紫色的斑紋及條紋, 邊緣波狀皺褶, 中肋上具黃色雞冠狀附屬物, 內花被裂片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雄蕊3, 花藥黃色;花柱分枝3, 淡藍色, 花瓣狀;子房下位, 紡錘形, 長7-8mm。 蒴果橢圓狀, 長2.8-3.5cm, 直徑1.3-1.5cm, 先端具短尖, 有6條棱;種子扁平, 半圓形, 棕褐色, 直徑約4mm。 花期4月, 果期5-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m左右的草地、林緣及河邊濕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雲南、西藏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 主咽喉腫痛;肺熱咳喘;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