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糯米條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Nuò Mǐ Tiáo

【英文名】Chinese Abelia

【別名】茶條樹、小榆蠟葉、小垛雞、山柳樹、毛蠟葉子樹、水蠟、白花樹

【來源】

藥材基源:為忍冬科植物糯米條的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elia chinensis R. Br.

採收和儲藏:春、夏、秋季均可採收, 鮮用或切段曬乾。

【性味】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濕熱痢疾;癰疽瘡癤;衄血;咳血;吐血;便血;流石破天驚;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15g;或生品搗汁。 外用:適量, 煎湯外洗或搗敷。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茶條樹, 江西、湖廣山坡極多。 叢生, 高尺許, 赭莖, 近根有刺。 附莖對葉, 葉如郁李葉而短小。

梢端開五瓣小筒子花, 似芫花而白, 未開時作赭色筒子, 一簇百餘, 不甚鮮明, 夏開, 至深秋猶有之。

2.《新華本草綱要》:有清熱解毒, 止血的功能。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