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枝兒條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中國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拼音名】Zhī ér Tiáo

【英文名】Herb of Dahurian Bushclover

【別名】牡牛查、牛枝子、牛筋子、豆豆苗、牛枝條。

【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興安胡枝子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spedeza davurica (Laxm.)Schindl.[Trifolium davuricum Laxm.]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挖, 切段, 曬乾備用。

【原形態】興安胡枝子 多年生草本, 高20-50cm。 莖單一或數個簇生, 技具短柔毛。 葉互生, 三出複葉;托葉2, 刺芒狀, 長2-6mm;葉片披針狀長圓形, 長1.5-3cm, 寬2-5mm, 先端圓鈍, 有短刺尖, 基部圓形, 全緣, 上面綠色, 無毛或有平伏柔毛, 下麵綠色, 伏生柔毛。 總狀花序腋生, 較葉短或與葉等長;小苞片披針狀條形, 長2-5mm, 先端長尖, 有毛;萼杯狀, 萼片披針狀鑽形,

先端刺芒狀, 幾與花冠等長;蝶形花冠, 黃白色, 長約1cm, 旗瓣橢圓形, 中央常稍帶紫色, 下部有爪, 翼辯長圓形, 龍骨瓣與翼瓣均有長爪;雄蕊10, 二體;子房條形, 有毛。 莢果小, 包於宿萼內, 倒卵形或長倒卵形, 先端有宿存花柱, 兩面凸出, 伏生白色柔毛。 花期7-8月, 果期8-10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森林草原幹山坡、丘陵地區、沙地。

資源分佈:分佈于吉林、遼寧、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雲南等地。

【化學成份】葉中含異葒草素(isoorientin), 香葉求素-7-O葡萄糖甙(diosmetin-7-O-glucoside), 異牡荊素(isovitexin), 異牡荊素-2〃-木糖甙(isovitexin-2〃-xyloside), 異鼠李素-3-O-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O-rutinoside), 葒草素(orientin), 6-C-吡喃葡萄糖基-8-C-吡喃阿拉伯糖基芹菜素(6-C-glucopyranosyl-8-C-arabinopyranosyl apigenin), 異葒草素-2-木糖甙(isoorientin-2-xyloside), 牡荊素(vitexin), 槲皮素(quercetin), 三十烷醇(triacon-tanol), 地上部分含有異夏弗塔雪輪甙(isoschaftoside)。

【性味】辛;溫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

主感冒發燒;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