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流行病學專家稱降低煙草焦油量不能降低危害

原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院長、新探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克安認為, “降焦減害”是國際上早已提出並經過實踐檢驗宣告失敗的一種說法。 從推廣以過濾嘴為主的降焦技術, 到研製低焦油捲煙, 這些方法都沒有實質性地降低吸煙者的患病風險。 臨床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證實, 選擇低焦油品牌的吸煙者, 其煙草相關疾病的風險沒有下降。

他介紹, 吸低焦油捲煙的人, 為彌補尼古丁攝取量的不足, 可能更用力地將捲煙煙霧吸入肺部深處, 促使肺部腺癌發病率增加。 美國一些研究資料表明, 由於低焦油捲煙使煙霧深入肺的深部,

吸煙者反而會吸入更多的焦油、尼古丁及其他致癌物質。

王克安還指出, 香煙中含有4000多種化學物, 其中至少69種可能致癌。 其中亞硝胺、稠環芳烴等致癌物的含量並不隨焦油量下降而減少, 因此對人體危害也沒有降低。

中華醫學會公共衛生分會主任委員、流行病學專家曾光認為, 大量科學研究的結果證明, “降焦”不能“減害”, 吸煙者減少健康危害的唯一途徑是完全戒煙。

曾光提出, 吸煙對健康的危害越來越清楚, 人們為吸煙付出的健康代價越來越沉重, 統計資料表明, 我國每年死於吸煙相關疾病的人數高達120萬, 各種與吸煙相關的慢性病發病率逐步攀升。

他呼籲, 中國應當逐步、平穩擺脫煙草經濟,

轉變煙草文化, 從而真正減少煙草對人體健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