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出現吞咽不適趕快做胃鏡

食管癌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 《2013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 食管癌在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率、死亡率中, 分別排第五位和第四位。 從全球范圍來看, 我國食管癌發病率世界排名第一, 擁有全球50%以上的新增食管癌病例。 為何食管癌如此具有“中國特色”, 又該如何預防和治療?本報特邀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張曉東教授詳細解答。

吞咽不適, 趕快做胃鏡

胃鏡是早期發現食管癌的唯一方法, 有家族史、長期抽煙喝酒等高危因素的人應每年做一次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教授 張曉東

1.我國食管癌的主要類型為何?

食管癌是指由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惡性病變, 目前我國的食管癌類型以食管鱗癌為主, 占到95%以上, 每年新發病例26萬, 死亡21萬, 是殺傷力較大的一種惡性腫瘤。

2.食管癌發病在性別和地域上有無明顯差異?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 我國食管癌的高發地區主要集中在內蒙、山東、河南、河北、東北、廣東等地, 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 過去男女發病比例是1.2∶1, 現在高發地區這一數字達到1.6∶1, 有的地方甚至接近2∶1。 食管癌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群, 發病高峰期在75歲到85歲之間。 雖然近十年來, 我國食管癌的發病沒有升高趨勢, 卻出現發病人群趨向年輕化的特點, 尤其是45~55歲年齡段的人,

發病率不斷上升。

3.食管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食管癌是多因素致病, 首先是遺傳因素, 在食管癌高發區, 連續幾代出現食管癌患者的家庭屢見不鮮。

第二, 食管癌的發病與不良生活習慣關系密切, 因此被稱為生活方式癌。 過去食管癌高發, 主要因為生活條件不好, 為了生存不得不經常吃腌制食品, 很多時候有發霉、變質的情況。 現在生活好了, 人們更注重飲食健康了, 但食管癌的發病率并沒有下降。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觀察發現, 如今導致我國食管鱗癌高發的主要原因是飲酒和吸煙, 這也是男性高發的主要原因。 長期飲酒, 尤其是烈性酒, 對食管黏膜損傷和灼傷很大, 容易引起食管鱗狀上皮或腺上皮的異常增生,

從而導致癌變。

第三, 就是不正確的飲食習慣。 在我國食管癌高發地區, 比如東北、山東等地, 人們習慣吃酸菜和腌制食物, 這些食物中含有亞硝胺類化合物, 這是已被世界公認的強致癌物, 還有一些人喜歡吃燙食、進食過快, 也容易刺激食管黏膜, 導致癌變。 另外, 反流性食管炎等慢性炎癥也是食管癌發病的溫床。

4.如何預防食管癌的發生?

食管癌在韓國、日本的發病率不比我國低, 但死亡率卻遠遠低于我國, 主要原因就是早期預防做得好。 有的人沒有癥狀就不去看病, 等去醫院檢查后, 發現已經是晚期了。 我特別想強調一點:人的一生會不會得癌癥, 也許我們控制不了, 但卻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 推遲發病年齡。

除了改變以上不健康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少吃腌制食物、控制食物溫度、細嚼慢咽、少熬夜, 最重要的是高危人群定期體檢,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5.如何做到早期發現?

食管癌有一個特點———無法通過其他方式篩查, 只有胃鏡。 因此, 食管癌高發地區、有家族史、長期抽煙喝酒、40歲以上的人應該每年做一次胃鏡。

6.食管癌的癌前信號有哪些?

食管癌的形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發病過程長, 有的甚至需要十年或二十年的時間。 早期食管癌癥狀不明顯, 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時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覺, 比如咽下食物感覺困難, 胸骨后感到燒心等。 和普通的吞咽困難相比, 食管癌患者吞咽困難的情況會自行消失和復發, 但不影響進食;容易在情緒波動時發生;同時伴有咽喉部干燥和緊縮感,

咽下粗糙食物時尤為明顯。 隨著病情的不斷進展, 吞咽困難癥狀會逐漸加重, 并常伴有吞咽疼痛。 此外, 食管癌還有一些信號:進食時胸骨后有輕微的不適或疼痛, 但疼痛較短暫, 有時僅持續幾秒鐘;吃粗糧、熱的或刺激性食物時, 疼痛會加重或持續時間延長;吞咽時常噯氣, 并有上腹部飽脹感。 出現以上癥狀后, 要及時就醫。

7.確診食管癌的金標準是什么?

金標準就是, 胃鏡下的病理活檢為惡性。 從臨床上來說, 我們確診食管癌有兩方面, 一是從細胞學上確定, 即鏡下病理活檢, 另一個是分期診斷。 從經濟角度來說, 早期食管癌幾萬塊錢就可能治愈, 晚期花費就是未知數。

所以, 早發現、早治療尤其重要。

8.食管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療食管癌也是3種常規治療方法, 即手術、放療和化療。 食管癌患者在生活上需要注意飲食均衡、食物盡量軟一些、少食多餐, 這是因為, 食管被切除后, 要把胃提到胸腔, 稱為“胸腔胃”, 在進食方面相對困難一些, 稍微吃多就會不舒服。

另外, 對癌癥患者最重要的還有心理干預, 我接觸到的所有腫瘤病人, 一旦確診為惡性腫瘤, 都會經歷焦慮、抑郁的過程。 因此, 癌癥一半是治療, 一半是心理關注, 醫生對待腫瘤患者應該保證做到兩方面———關注和聆聽。 記得我有一個癌癥晚期的病人, 有一天她的家屬晚上突然打電話說, 她要自殺, 問她原因, 她說“張主任查房時沒有對她笑, 她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這句話一直在提醒我,癌癥病人的心理非常脆弱,醫生和醫院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其實,從事腫瘤治療這么多年,我發現病人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醫生能關注他,哪怕一個眼神、微笑或一兩句鼓勵的話。

她覺得自己沒有希望了”。這句話一直在提醒我,癌癥病人的心理非常脆弱,醫生和醫院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其實,從事腫瘤治療這么多年,我發現病人的要求也很簡單,就是希望醫生能關注他,哪怕一個眼神、微笑或一兩句鼓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