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冬季養生 你的生活不再寒冷

1、早上床睡足覺:早睡以養陽氣, 冬季要保證充足睡眠, 才有益於陽氣潛藏, 陰津蓄積, 提高身體的抗病抗寒能力。

2、多運動多出汗:戶外活動可促進熱量產生, 調節新陳代謝機能, 增強大腦皮層興奮和體溫調節功能。 鍛煉方式需根據個人體質和年齡而定。

3、巧進補養身體:冬季應為養腎的季節, 隆冬進補可使身體更強壯, 少生病。 陽氣偏虛者可選羊肉、雞肉等;氣血雙虧者可吃鵝肉、鴨肉等。 不宜吃生冷者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木耳、黑芝麻等。

4、護好腳全身暖:足部受涼易引起感冒、腹痛、腰腿痛等, 所以要格外注意腳部保暖。

堅持每天用熱水泡腳, 最好同時刺激雙腳穴位;每天散步半小時;堅持揉搓腳心, 促進血液迴圈。

5、喝熱茶養陽氣:冬季喝茶以紅茶為宜, 紅茶甘溫, 可養人體陽氣, 增強身體抗寒能力。

此外冬季在飲食上不記喝點粥也是能防受寒, 對於居室應要勤開窗進行通風, 也是可以提升機體的抗寒能力。

冬季健康生活應要遠離四大誤區

誤區一、衣服越厚越保暖寒冬時節穿得越多不會使身體更暖。 穿衣服的作用是隔離冷空氣, 讓身體保暖。 衣服穿得過多過厚, 會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迴圈, 使人感到寒冷。 有些人冬季穿厚衣睡覺, 更是既不保暖, 又不利健康。

誤區二、暖身驅寒吃火鍋冬季嚴寒, 吃頓火鍋, 遍體生熱, 溫暖舒適。

不過, 冬季有些人還是遠離火鍋為宜。 如口乾舌燥、手足心熱、大便結燥等陰虛氣虛者, 應少食或不食火鍋。

誤區三、空調溫度高點舒服“空調病”不光夏季有, 冬季也有。 冬季久居空調室內, 易鼻塞、口幹、頭疼等。 由於室內外溫差大, 易外感風寒。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應遠離空調。

誤區四、晨練一定要“趕早”冬季應早睡晚起, 早睡涵養陽氣, 晚起滋養陰氣。 因此, 冬季晨練不宜太早。 早晨溫度過低, 容易誘發心腦血管意外, 最好是等到太陽出來後再鍛煉。 尤其應注意的是, 冬季大霧天, 空氣品質極差, 要避免霧天外出晨練。

冬季中醫食療進補

冬季飲食切忌黏硬、生冷, 因為此類食物屬陰, 易使人體陽氣受損, 飲食調養應以“補”為主。 補法中以燉補為佳,

燉補製作時間長, 有利於營養消化吸收, 而且還可以適當加入藥材, 以增強療效。 燉補時可根據個人體質選用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質的食物:

羊肉:冬天吃羊肉非常合適, 因為羊肉性溫, 能給人體帶來熱量。 中醫說它是助元陽、補精血、療肺虛、益勞損之妙品, 是一種良好的滋補強壯食物。

鵝肉:自古以來流傳著“喝鵝湯, 吃鵝肉, 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諺語。 常食鵝湯、鵝肉, 可以防治咳嗽, 還能補益五臟。

鴨肉:冬天除吃一些能補陽的食物外, 還要注意養陰, 鴨肉營養豐富, 是滋補妙品, 尤適於體內有熱、上火的人食用, 特別是低燒、虛弱、食少、便秘和水腫的人, 食鴨肉最有益。

冬季進補一不小心容易補過頭, 尤其是慢性病患者,

因此還需要多食水果、蔬菜, 補充足夠的水分, 防止血液濃縮和黏稠。 冬季北方水果較少, 主要可以吃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