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茶具的分類

主茶具的種類。

泡茶、飲茶主要的茶具的分類。

1、茶壺:用以泡茶的器具。 壺由壺蓋、壺身、壺底和圈足四部分組成。 壺蓋有孔、鈕、座、蓋等細部。 壺身有口、延(唇牆)、嘴、流、腹、肩、把(柄、板)等細部。 由於壺的把、蓋、底、形的細微部分的不同, 壺的基本形態就有近200種。

以把劃分。 ①側提:壺把為耳狀, 在壺嘴的對面。 ②提梁壺:壺把在蓋上方為虹狀者。 ③飛天壺:壺把在壺身一側上方為彩帶習舞狀。 ④握把壺:壺把圓直形與壺身呈90°狀。 ⑤無把壺, 壺把省略, 手持壺身頭部倒茶。

以蓋劃分。 ①壓蓋:蓋平壓在壺口之上, 壺口不外露。 ②嵌蓋:蓋嵌入壺內, 蓋沿與壺口平。

③截蓋:蓋與壺身渾然一體, 只顯截縫。

以底劃分。 ①捺底:將壺底心捺成內凹狀, 不另加足。 ②釘足:在壺底上加上三顆外突的足。 ③加底:在壺底四周加一圈足。

以有無濾膽分。 ①普通壺:上述的各種茶壺, 無濾膽。 ②濾壺:在上述的各種茶壺中, 壺口安放一隻直桶形的濾膽或濾網, 使茶渣與茶湯分開。

以形狀分。 ①筋紋形:猶如植物中弧形葉脈狀筋紋, 在壺的外壁上有凹形的紋線, 稱之為筋, 而筋與筋之間的壁隆起, 有圓澤感。 ②幾何形:以幾何圖形為造型, 如正方形、球形圓柱形等。 ③仿生形:又稱自然形, 仿各種動物、植物造型, 如南瓜壺、梅樁壺、松幹壺等。 ④書畫形:在製成的壺上, 刻鑿出文字詩句或人物、山水、花鳥等。

2、茶船:放茶壺的墊底茶具。 既可增加美觀,

又可防止茶壺燙傷桌面。 ①盤狀:船沿矮小, 整體如盤狀, 側平視茶壺形態完全展現出來。 ②碗狀:船沿高聳, 側平視只見茶壺上半部。 ③夾層狀:茶船製成雙層, 上層有許多排水小孔, 使沖泡溢出之水流入下層, 並有出水口, 使夾層中的積聚之水容易倒出。

3、茶盅:亦稱茶海。 盛放泡的茶湯之分茶器具。 因有均勻共湯濃度的功能, 故亦稱公平杯(或公道杯)。 ①壺形盅:以茶壺代替用之。 ②無把盅:將壺把省略, 因區別於無把壺, 常將壺口向外延拉成一翻邊, 以代替把手提著倒水。 ③簡式盅:無蓋, 從盅身拉出一個簡單的倒水口, 有把或無把。

4、好的茶湯並飲用的器具。 ①翻口杯:杯口向外翻出似喇叭狀。 ②敞口杯:杯口大於杯底, 也稱盞形杯。 ③直口杯:杯口與杯底同大,

也稱桶形杯。 ④收口杯:杯口小於杯底, 也稱鼓形杯。 ⑤把杯:附加把手的茶杯。 ⑥蓋杯:附加蓋子的茶杯, 有把或無把。

5、聞香杯:盛放泡好的茶湯, 倒入品茗杯後, 聞嗅留在杯底餘香之器具。

6、杯托:放置茶杯的墊底器具。 ①盤形:托沿矮小呈盤狀。 ②碗形:托沿高聳, 茶杯下部被托包圍。 ③高腳形:杯托下有一圓柱腳。 ④圓形:杯托中心留一空洞, 洞沿上下有豎邊, 上固定杯底, 下為托足。

7、蓋置:放置茶蓋、盅蓋、杯蓋的器物, 既保持蓋子的清潔, 又避免沾濕桌面。 ①托墊式:形似盤式杯托。 ②支撐式:圓柱狀物, 從蓋子中心點支撐住蓋;或筒狀物, 從蓋子四周支撐。

8、茶碗:泡茶器具, 或盛放茶湯作飲用工具。 ①圓底:碗底呈圓形。 ②尖底:碗底呈錐形, 常稱為茶盞。

9、蓋碗:由蓋、碗、托三部件組成,

泡飲合用器具或可單用。 也稱三才杯。

10、大茶杯:泡飲合用器具, 多為長桶形, 有把或無把, 有蓋或無蓋。

11、同心杯:大茶杯中有一隻濾膽, 將茶渣分離出來。

12、沖泡盅:用以沖泡茶葉的杯狀物, 盅口留一缺口為出水口, 或杯蓋連接一濾網, 中軸可以上下提壓如活塞狀, 既可使沖泡的茶湯均勻, 又可以使渣與茶湯分開。

輔助茶具的種類。

泡茶、飲茶時所需的各種茶具的分類, 以增加美感, 方便操作。 1、桌布。 2、泡茶巾。 3、茶盤。 4、茶巾盤。 5、奉茶盤。 6、茶匙。 7、茶荷。 8、茶針。 9、茶箸。 10、茶筒。 11、茶食盤。 12、計時器。 13、消毒櫃等。

備水器。 1、淨水器。 2、貯水缸。 3、煮水器。 4、保溫瓶。 5、水孟。

備茶器。 1、茶樣罐。 2、貯茶罐。 3、茶甕(箱)。

盛運器。 1、提櫃:用以放置泡茶用具的茶樣罐的木櫃。 2、都籃。 3、提袋。 4、包壺巾。 5、杯套。

泡茶席。 1、茶車。 2、茶桌。 3、茶席。 4、茶凳。 5、坐墊。

茶室用品。 1、屏風。 2、茶掛。 3、花器。

茶具的種類其他分法

我國的茶具, 種類繁多, 茶具的分類各異, 造型優美, 既有實用價值, 又富藝術 之美。 所以,為歷代飲茶愛好者所青眯。 在中國飲茶的發展史上, 作 為飲茶用的專用工具, 必然也有一個發展和變化的過程。

1.陶土茶具陶器中的佼佼者首推宜興紫砂茶具, 早在北宋初期就 已崛起, 成為別樹一幟的茶具大為流行。 紫砂壺和一般的陶器不同, 其裡外都不敖釉, 採用當地的紫泥、紅焙燒而成。

2.瓷器茶具我國茶具最早以陶器為主。 瓷器發明之後, 陶質茶具 就逐漸為瓷器茶具所代替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1). 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

3漆器茶具;漆器 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于福建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資多彩," 金絲瑪瑙"、"釉變金絲"、"雕填"、"高雅"和"白銀"等品種,特如寶 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4.玻璃茶具;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 光澤奪目,外行可塑性大,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 葉的細膩柔軟,茶葉在正個沖泡過程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 餘,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

5.金屬茶具用金、銀、銅、錫等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茶器 材料有較大的優點:成小口長勁,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 、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代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 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價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6.竹木茶具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 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以很少使用。至於用木罐、竹罐裝茶,則仍 然隨處可見,特別是作為藝術品的竹片茶罐。

陶質茶具 就逐漸為瓷器茶具所代替分為白瓷茶具、青瓷茶具和黑瓷茶具等。1). 白瓷茶具;白瓷以景德鎮的瓷器最為著名。

3漆器茶具;漆器 茶具始於清代,主要產于福建一帶。福州生產的漆器茶具多資多彩," 金絲瑪瑙"、"釉變金絲"、"雕填"、"高雅"和"白銀"等品種,特如寶 石的"赤金砂"和"暗花"等新工藝以後,更加鮮麗奪目,逗人喜愛。

4.玻璃茶具;在現代,玻璃器皿有較大的發展。玻璃質地透明, 光澤奪目,外行可塑性大,廣泛。玻璃杯泡茶,茶湯的鮮豔色澤,茶 葉的細膩柔軟,茶葉在正個沖泡過程葉片的逐漸舒展等,可以一覽無 餘,可以說是一種動態的藝術欣賞。

5.金屬茶具用金、銀、銅、錫等製作的茶具,尤其是錫作為茶器 材料有較大的優點:成小口長勁,蓋為筒狀,比較密封,因此對防潮 、防氧化、防光、防異味都有代時皇宮飲用顧渚茶,金沙泉,便以銀 瓶盛水,直送長安,主要因其不易破碎價貴,一般老百姓無法使用。

6.竹木茶具在歷史上,廣大農村,包括產茶區,很多使用竹或木 碗泡茶,它價廉物美,經以很少使用。至於用木罐、竹罐裝茶,則仍 然隨處可見,特別是作為藝術品的竹片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