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紫蘇葉的營養價值

紫蘇葉的採集

在9月上旬(白露前後)枝葉茂盛花序剛長出時採收, 置通風處陰乾, 然後將葉子采下。

藥材特徵

乾燥完整的葉呈卵形或圓卵形, 多數皺縮捲曲, 或已破碎, 兩面均棕紫色, 或上面灰綠色, 下面棕紫色, 兩面均有稀毛;先端尖, 邊緣有鋸齒, 基部近圓形, 有柄, 質薄而脆。 切碎品多混有細小莖枝。 莖四方形, 有槽, 外皮黃紫色, 有時剝落, 木質部黃白色, 中央有白色疏鬆的髓。 氣芳香, 味微辛。 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

藥用價值

1、理氣, 和營。 治感冒風寒, 惡寒發熱, 咳嗽, 氣喘, 胸腹脹滿, 胎動不安。 並能解魚蟹毒。

用於感冒風寒, 發熱惡寒, 頭痛鼻塞, 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常配伍杏仁、前胡等, 如杏蘇散;若兼有氣滯胸悶者, 多配伍香附、陳皮等, 如蘇散。

2、脾胃氣滯, 胸悶, 嘔吐之證。 本品具行氣寬中, 和胃止嘔功效。 偏寒者, 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 可與黃連同用。 偏氣滯痰結者, 常與半夏、厚樸同用。

3、用於妊娠嘔吐, 胸腹滿悶, 常與陳皮、砂仁配伍, 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

4、用於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 單用或配生薑, 白芷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