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羅漢果泡水喝為何清肺潤喉?

霧霾已經是當今中國乃至全世界無法回避的話題。 霧霾天氣, 大氣中的微塵和有害物質進入呼吸道, 刺激並破壞氣管黏膜,

導致氣管粘膜殺滅病毒、細菌和抵抗它們進入肺部組織的功能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 原本身體健康的人群可能會出現咳嗽、氣管炎等呼吸道病症。 本已患有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群則會加重肺部感染, 咳嗽、氣短、胸悶、喘憋等不適。 那我們除了減少外出, 戴上口罩這些防護措施外還能做些什麼呢?

中醫專家推薦給我們羅漢果。 中醫認為, 羅漢果, 甘、酸、性涼, 有清熱涼血、生津止咳、滑腸排毒、嫩膚益顏、清熱潤肺化痰等功效, 可用於益壽延年、駐顏悅色及治療痰熱咳嗽、咽喉腫痛、大便秘結、消渴煩躁諸症。 現代醫學研究證實, 羅漢果含一種比蔗糖甜300倍的甜味素, 但它不產生熱量, 所以是糖尿病、肥胖等不宜吃糖者的理想替代飲料。

它還含豐富的維生素C, 有抗衰老、抗癌及益膚美容作用;也有降血脂及減肥作用, 可輔助治療高脂血症, 改善肥胖。 羅漢果因此也叫“長壽果”“神仙果”。

關於羅漢果還有一個感人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 廣西有一個古老的瑤寨, 寨中有一位姓羅的樵夫。 樵夫自幼和母親相依為命, 孝敬母親, 深得鄉親們的讚賞。 一年秋天, 樵夫的母親患病, 整天咳喘不已, 異常痛苦。 樵夫看在眼裡, 痛在心上, 但是家中沒有錢請郎中診治。 無奈, 他只好更加辛勞地上山砍柴, 希望以賣柴所得的微薄銀兩為母親求醫問藥。 一天清晨, 樵夫早早地就上山砍柴。 在一片密林中, 他不幸被馬蜂蟄傷, 被蜇處紅腫、疼痛不已,

樵夫頓感到心悸氣促、頭暈目眩。 他孤身置身於這僻靜的山中, 無醫無藥, 真是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 無奈之下, 他只好強忍著劇痛和頭暈心悸等不適, 踉踉蹌蹌地向山下走去。

走了長長的一段崎嶇山路, 他感到累了, 坐下稍作休息時不經意間聞到一陣沁人心脾的水果香味。 環顧四周, 他看見眼前不遠處長著一團團一簇簇的青藤, 青藤上結滿了不知名的圓形野果。 又餓又累的他心中一喜, 三步並作兩步走上前去, 摘下一隻, 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沒想到這野果香甜可口, 清涼怡人, 他突發奇想把果汁往傷口上塗。 暫態, 他感到傷處有一種說不出的清涼。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 傷處的疼痛竟開始緩解, 沒過多久, 紅腫疼痛消失,

仿佛未曾被馬蜂蜇過一般。 驚喜之餘, 他便摘了好些野果帶回家中, 給患病的母親吃。

樵夫的母親吃了這種野果後, 第一天便覺得清涼潤喉, 神清氣爽, 第二天咳喘有所減輕……樵夫高興極了, 於是便天天上山採摘新鮮的果子給母親吃。 如此連續吃了一個多月後, 母親的咳喘病竟不治而愈。 母子二人喜不自勝, 逢人便說這野果的神奇功效。 他們採摘很多野果, 曬乾備用, 每當遇上患有咳喘病的窮人, 便免費送上, 教病人煎水飲用, 因此治癒了不少患咳喘病的窮人。

恰逢此時, 一位周遊列國、懸壺濟世的漢郎中行醫至此, 聽聞樵夫以野果治癒母親咳喘病之事, 心中一動, 於是親臨樵夫家中, 品嘗野果。 漢郎中還在樵夫的帶領下上山採摘,

潛心研究, 漢郎中發現此野果性味甘、涼, 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利咽潤喉和潤腸通便之功效, 於是便廣泛用於民間。 由於樵夫姓羅, 郎中名漢, 後人為緬懷他們的功績, 便把這種不知名的野果稱之為羅漢果。

沖泡羅漢果, 水溫不宜太高, 羅漢果的治療咽喉和咳嗽的功效主要是因為羅漢果激酶, 而這種激酶是一種生物活性激酶, 溫度太高會被分解, 因此泡飲羅漢果的最佳水溫是60℃-80℃。 霧霾天氣, 建議大家都應服用一些。 經常吸煙、飲酒, 長期宿便者;演員、教師、廣播員等需要保護發音器官者;深夜加班工作, 容易上火、排毒能力減低者;長坐辦公室呼吸不到室外新鮮空氣者;室外活動、運動量較大, 體內水分容易流失者則更需要。

(作者為北京朝陽區中醫醫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