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綠色人參秋葵 真有那么神?

最近, 被封為“綠色人參”、“植物黃金”的秋葵走紅網絡。 這種長得像青椒, 切開來里面黏黏滑滑的蔬菜, 據說有降血糖、預防癌癥等多種功效。 它真有那么神奇嗎?

有營養但沒那么神

秋葵走紅之前, 只是菜市場里一種默默無聞的蔬菜, 有的人甚至還錯把它當做青椒買回家。 但是最近它卻走紅網絡, 在微博與朋友圈被紛紛轉發。 這些帖子列舉了秋葵的各種好處:保護胃壁黏膜, 預防大腸癌, 鈣含量多比牛奶更好吸收, 能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控制。 它還被冠以“植物黃金”、“植物偉哥”等各種頭銜。

秋葵的特色之一就是含有黏液蛋白,

這種成分對保護胃腸道、控制血糖有一定作用。 和一般蔬菜相比, 秋葵蛋白質和鈣含量比較高, 含鈣量幾乎和牛奶差不多, 在它的原產地非洲是運動員的首選。 但其中的鈣吸收好不好, 要看與其同食的其他食物的作用。

秋葵降血糖、血脂的功效確實存在, 它還有很多可溶性纖維素, 可以促進消化和胃腸道蠕動, 阻止膽固醇吸收, 因此有降脂通便的作用, 有助于減肥。 每百克秋葵的果實約含蛋白質2.0克、脂肪0.1克, 跟其他蔬菜一樣都是低脂肪、低蛋白的食物, 對于想瘦身的朋友是不錯的選擇。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秋葵就是“減肥神藥”。 千萬不要在享受雞鴨魚肉的同時, 指望多吃兩根秋葵就會帶來好身材。

秋葵中還含有以維生素C為代表的維生素類物質。 每100克秋葵的嫩果中, 約含有21.1毫克的維生素C 、0.2毫克的維生素B1(硫胺素)以及0.36毫克的維生素E, 在享受特殊口感的同時, 也是補充維生素的不錯來源。

另外, 秋葵含有豐富的鋅、硒微量元素以及植物黃酮, 有抗氧化抗衰老的功效, 也有益于抗腫瘤, 但說能預防癌癥就太夸張了。 至于“植物偉哥”的說法, 秋葵中的確含有植物激素, 但微乎其微, 一般燒菜的用量不會有補腎壯陽的功效。

秋葵雖然營養價值高, 但是也不能過分的神話, 不能替代藥物食用。

吃秋葵要趁鮮

秋葵的果子并不像豆角那么皮實, 要想嘗到秋葵的真滋味, 還得趁新鮮。 我們吃的秋葵其實是這種植物的幼果, 一般來說,

在花謝后4~6天就采摘下來送上市場。 如果不趁鮮食用, 秋葵果很快就嚼不動了。 上午買回來的秋葵, 如果等到晚飯的時候再吃, 口感欠佳了。 要想阻止這種變硬的行為,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低溫保鮮, 讓秋葵合成纖維的速度慢下來。 最好把秋葵儲藏在9℃左右的環境中, 這樣能在最大程度上延長秋葵的可食用期。

由于從中醫角度說, 秋葵是寒性食物, 清熱利濕, 因此最適合體虛濕熱、想要減肥的人群食用, 但是脾胃虛弱的人則不建議吃。 此外, 由于秋葵含有草酸鈣, 因此腎結石和高尿酸者也不適合食用。 不建議生吃秋葵, 因為秋葵表面有些小絨毛, 生吃會損傷腸胃。 (劉敏 程守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