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運動達人們 你們的膝關節、 十字韌帶還穩健嗎?

■新快報記者 梁瑜

您每週或許有幾天會在健身房揮汗,或許熱衷於跑馬,或者每天會跑上幾公里,再不是每天至少要走一萬步……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運動。

但是,運動達人們,你們是否意識到運動也會造成身體傷害,是否能在運動同時不以運動損傷為代價?專家指出,大眾對運動醫學及運動損傷認知不足,隨之而來的運動損傷也在逐年增加。

A

前交叉韌帶損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類型

陳女士幾個月前旅遊滑雪時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啪地一下跌倒在地上。 爬起來後,她並未覺得不妥,身上也沒有明顯疼痛,便沒理會。 然而,當晚乘坐航班回廣州時,她才驚覺自己右腿的膝關節明顯腫脹、疼痛。 醫生懷疑她的前交叉韌帶受傷了。 果不其然,陳女士被確診前交叉韌帶損傷,很可能就是滑雪時摔的那跤導致的,需要做手術修復。

專家指出,在運動醫學中,ACL(前交叉韌帶)損傷是最為常見的損傷類型。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陳世益教授在強生醫療骨科運動醫學部舉辦的“骨鏡縱橫——ACL重建全面解決方案高峰論壇”上指出,ACL位於膝關節內部,上端連接股骨,下端連接脛骨,是整個身體最脆弱的韌帶,因此非常容易發生損傷。

除了直接遭受碰撞可導致ACL損傷,還有不少是非接觸性損傷,這占一半以上。 “非接觸性損傷由驟停、扭轉暴力所致,在橄欖球、足球、滑雪等體育項目中比較多見,受傷時傷者能感覺到關節內有斷裂聲且伴有劇痛,並當即無法活動。 ”陳世益表示,ACL損傷後,極容易導致後期膝關節功能障礙,誘發骨關節炎。 因此,儘早到專業機構就醫、確診並得到及時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關節鏡技術的成熟與完善,關節鏡下ACL重建技術得到廣泛應用。

B

膝關節是運動損傷最常見部位

“運動傷害發生率最高的部位是膝關節。 ”鄭州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劉甯教授指出。 “很多患者以為膝關節不好鍛煉鍛煉就好了。 實際上,相當一部分病患此時鍛煉不但不會好,反而會加重,甚至造成嚴重後果。 ”陳世益介紹說,“很多膝關節損傷往往是由於關節活動不協調,如踢球時踢空、對腳,或跑動中被絆倒等膝關節扭傷時,導致半月板卡在股骨和脛骨間,而引起了半月板撕裂。 老年人由於半月板退變老化,很容易引起損傷甚至撕裂,一般不可恢復。 ”

他指出,半月板損傷後最常見的症狀是行走或運動時的疼痛,很多患者可出現上下蹲或行走時關節內“喀嗒喀嗒”的聲音,有時還會出現關節突然卡住不能活動或關節突然無力的情況。

更為嚴重的是,撕裂的半月板還會在關節活動中牽扯關節滑膜組織,磨損關節軟骨,造成極難治癒的慢性滑膜炎,並加速關節退變,使關節炎提早出現,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C

平時不運動、突然動起來很易受傷

鄭州骨科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劉甯教授指出,除了運動導致的韌帶、半月板急性損傷,運動不當即平常不運動、突然搞運動,也很容易受傷,主要是造成軟骨的損傷。 這是因為沒有做好運動準備,肌體也跟不上,很容易對關節軟骨產生損傷,發生軟骨軟化,治療起來比較麻煩。

“很多人誤以為一般的關節扭傷、肌肉拉傷等運動受傷都是‘小意思’,不需要馬上去醫院。 事實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全軍關節鏡運動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劉玉傑教授呼籲,普通大眾一定要提高運動損傷的防範意識,如果遇到半月板撕裂、前交叉韌帶等的損傷必須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專家看法

打羽毛球、登山、夜跑,看似簡單卻不是誰都適合

“每個人都應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骨科醫院運動損傷科主任張春禮教授認為,因為每種運動對不同關節的負擔和損傷是不一樣的,所以那些膝關節不太好的人不合適爬山、打球,應選擇別的運動如到健身房運動或游泳等;有的人肩關節有問題,就不適合打羽毛球。

另外,每種運動都會有相關的損傷形式,選擇這些運動的人應該對運動的潛在風險有所瞭解和預防。 他指出,現在打羽毛球很普及,但容易損傷肩關節,還容易扭傷腰、踩到別人腳上造成蹠骨骨折、手腕損傷等;登山儘管能愉悅心情、呼吸新鮮空氣,但對膝關節、踝關節的要求非常高,若負重登山,對膝關節壓力更大,更容易損傷;夜跑除了有安全危險外,空氣、燈光照明也不好,還容易摔跤,而且跑完後人體處於興奮狀態,要馬上睡覺對入眠是不利的,所以夜跑並不好;還有部分老年人喜歡倒走,的確可以鍛煉所有的伸肌,但是看不到背後就很容易摔倒,造成運動損傷。

Tips

防運動損傷,運動前、中、後都要注意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副主任委員滕學仁教授支招: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例如膝關節不好的人不宜爬山、打球,可選擇健身房運動或游泳等,肩關節不好的人不要打羽毛球等。

二、運動前充分熱身。

三、運動後進行整理放鬆動作。

四、運動中量力而行、規範動作、科學運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五、平時注意營養均衡、勞逸結合,可有效防止運動損傷。

六、一旦受傷,一定要儘快就醫,若是輕度損傷,頭48-72小時內先冰敷,並及時接受專業的診斷與治療,避免由於處理不當而延誤了治療,甚至留下一些後遺症,影響了運動機能。

Tips

防運動損傷,運動前、中、後都要注意

如何預防運動損傷?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副主任委員滕學仁教授支招:

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例如膝關節不好的人不宜爬山、打球,可選擇健身房運動或游泳等,肩關節不好的人不要打羽毛球等。

二、運動前充分熱身。

三、運動後進行整理放鬆動作。

四、運動中量力而行、規範動作、科學運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五、平時注意營養均衡、勞逸結合,可有效防止運動損傷。

六、一旦受傷,一定要儘快就醫,若是輕度損傷,頭48-72小時內先冰敷,並及時接受專業的診斷與治療,避免由於處理不當而延誤了治療,甚至留下一些後遺症,影響了運動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