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雞蛋臭了怎么去味

腌制雞蛋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雞蛋的吃法, 這種吃法在我們國家是比較流行的, 但是有很多人在腌制雞蛋的時候會發現, 雞蛋腌制完了之后就很容易壞掉, 壞掉的雞蛋, 聞起來有一股臭氣, 但是吃起來的味道卻是非常好的, 就像我們平時吃的發酵的豆腐, 那么雞蛋臭了該怎么去味兒呢?

雞蛋變臭了還能吃嗎

營養專家介紹雞蛋變臭了是不能吃的, 由于細菌侵入雞蛋內大量繁殖, 產生變質, 蛋殼烏灰色, 甚至使蛋殼因受內部硫化氫氣體膨脹而破裂, 而蛋內的混合物呈灰綠色或暗黃色, 并帶有惡臭味, 此種蛋不能食用, 否則會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

雞蛋有臭味還能吃嗎

營養專家介紹雞蛋有臭味是不能吃的, 蛋殼上分布著許多肉眼看不見的小孔, 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 如炎熱的夏季, 空氣中的水分通過蛋殼的小孔進入蛋內, 使蛋清變稀,

蛋黃滲入水分后, 稍受震動就會散裂, 這樣蛋清與蛋黃就混合了, 此時如果沒有異味, 仍可食用。 但臭雞蛋如顏色變綠變黑、味變臭就不能吃了。 在這種臭雞蛋中, 除了水分以外, 細菌和霉菌也由蛋殼的氣孔侵入蛋內, 并且大量繁殖, 造成雞蛋腐敗變質。

這些細菌分解蛋白質, 能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人們如果吃了這種臭雞蛋, 就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中毒癥狀。

雞蛋為什么會變臭

當雞蛋存放過久或有裂縫時, 蛋清中的殺菌素就會逐漸消耗減少。 通過蛋殼氣孔或裂縫侵入的雞蛋內部的細菌就能大量繁殖, 產生甲烷、氮、氨、二氧化碳等。 雞蛋的臭味兒就是這些物質發出的。

即使經過烹調, 臭蛋中的胺類、亞硝酸鹽、細菌毒素等依然存在, 食后會引起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 臭蛋吃多了還會誘發癌癥, 因為亞硝酸鹽和細菌毒素是人類致癌物。 所以, 雞蛋變味后就不能再吃了。

雞蛋最多可以存放多久

市場中售賣雞蛋一般都存放在室溫下, 外殼細菌有可能穿過蛋殼及蛋膜, 滲入蛋內, 存放時間越久, 蛋內的細菌就越多。

這種雞蛋可能帶有李斯特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除導致腸胃炎外, 也可能引發其他嚴重疾病。

所以大家在購買雞蛋后, 要清洗干凈, 再放入冰箱儲存, 并盡量于一周內進食。 很多人買來的雞蛋能存上個把月,

這樣不僅會帶來安全隱患, 雞蛋的營養也會變差。

建議:雞蛋要和果蔬一樣, 要趁鮮吃, 所以越新鮮的雞蛋賣得越貴。 不過, 一周內的新鮮雞蛋肯定最好, 但如果條件達不到, 半個月內的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