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聲音持續嘶啞?可能是胃鬧的

我們經常會在勞累、講話過多或感冒著涼後, 出現咽痛、聲音嘶啞、咳嗽等症狀。 有時經過幾天休息或服藥後, 聲音嘶啞可逐漸好轉, 但有時會持續十多天甚至幾個月, 這時就需提高警惕, 及時到醫院耳鼻喉專科就診。 本期為大家介紹常見卻又容易被忽視的嗓音疾病。

急、慢性喉炎

喉炎是聲帶炎性病變中最常見的一種。 急性喉炎主要是由病毒或細菌感染、用聲過度、煙酒刺激等引起;慢性喉炎的病因包括急性喉炎反復發作或遷延不愈、粉塵或煙酒刺激、用聲不當及鄰近器官的慢性炎症蔓延等。

聲帶炎性疾病的治療主要包括禁聲(比如一周不說話)、去除致病因素(如患有鼻竇炎的病人, 總有鼻涕後流的症狀, 會影響喉部, 需同時治療鼻竇炎)、戒煙戒酒、霧化治療等。 嚴重者還可口服抗生素、激素等藥物對症治療, 絕大多數患者可恢復正常嗓音。

咽喉反流性疾病

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內容物反流至咽喉部所引起的疾病, 近年來的多項研究發現, 咽喉部反流也是引起患者聲音嘶啞的主要病因之一。 大多數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咽部異物感、慢性咳嗽、反復清嗓等症狀。 當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時, 除要做喉鏡檢查外, 還需做食道24小時pH檢測, 這是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最好的檢查方法和“金標準”之一。 治療方法除規律服用口服質子泵抑制劑和H2受體拮抗劑抑制胃酸分泌外,

還應避免食用刺激類食物, 如咖啡、巧克力、濃茶等含咖啡因的食物, 並戒煙戒酒, 同時控制體重等。

聲帶良性增生性病變

聲帶良性增生性病變主要包括聲帶小結、聲帶息肉、聲帶囊腫等。 其中, 聲帶小結的病因主要是用聲過度或用聲不當, 如教師、售貨員等用聲較多的人更易發病, 喜歡高聲叫喊的學齡期兒童也較易發病。 聲帶小結根據形態, 可分為軟性和硬性, 早期的軟性小結通過禁聲或者矯正發音方式等治療, 可自行好轉。 當保守治療無效時, 可通過手術治療。 聲帶息肉病因尚不明確, 但與用聲過度、煙酒刺激等相關。 患者會出現聲音嘶啞、發音疲勞、咽喉部不適等症狀。

治療方法包括禁聲、矯正發音方式和手術治療。 聲帶囊腫主要是由黏液腺管阻塞引起, 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 常見的後天性囊腫多數為瀦留囊腫, 患者主要症狀為聲音嘶啞、發高音困難等。 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治療。

喉部惡性腫瘤

對於長期吸煙飲酒、超過40歲的患者, 如果聲音嘶啞持續超過3周, 喉部惡性腫瘤的可能性很大。 比如聲門型喉癌, 其首發症狀就是聲音嘶啞, 當病變發展到一定程度, 可能引發呼吸困難、喉痛、痰中帶血、頸部淋巴結轉移等。 對於惡性腫瘤患者, 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 但對於身體條件差不宜做手術者, 可進行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等。

生活中, 避免感冒、戒煙戒酒、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有助於保護嗓子。

此外, 還要注意適度用嗓, 尤其是說話過多的職業如教師、售貨員、接線員等, 長時間說話後, 要適量喝水並禁聲。 聲音嘶啞是我們警惕聲帶病變的“先鋒號”, 若發現異常, 應及時就醫。 目前很多大型綜合性醫院都可為患者進行頻閃喉鏡及電子鼻咽喉鏡的檢查, 找出病因, 早診斷, 早治療, 好嗓音將持續伴隨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