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

中藥可防護冬季手足皸裂

35歲的張小姐足跟、腳底的皮膚表面粗糙, 摸起來甚至還會扎手。 更惱人的是, 每到秋冬季節, 足底甚至會出現裂口, 走動時還可能牽扯出血、腫痛。

手足皸裂最常發生在手掌、指腹尖、足跟及其兩側, 剛開始皮膚發緊、發硬, 出現脫屑及淺的裂紋, 接著皮膚粗糙、肥厚, 同時裂紋加深, 手足活動時常引起裂紋處疼痛或出血。 這是因為手掌足掌皮膚沒有毛囊和皮脂腺, 缺乏皮脂的滋潤和保護。 同時, 手足掌的角質層因勞動或行走摩擦, 是全身皮膚中最厚的。 雖然角質層有保護作用, 但過厚的角質會使得皮膚彈性變差,

容易皸裂。 另外, 若生活習慣或職業需要經常洗手或接觸鹼性物質及其他有機溶劑或清潔劑, 或是長期戶外工作者, 往往每到秋冬季節, 手足皸裂的現象就會更嚴重。

中醫認為, 手足皸裂在秋冬季節反復發作, 通常與氣血不足、血脈阻滯, 不能滋養皮膚有關, 同時也受到季節因素, 包括風寒燥冷及外力摩擦、壓力等外在刺激影響加重皸裂症狀。 以中醫“治未病”的觀點, 季節剛轉變時就該積極治療, 不僅能減少發作機會或減輕發作時的症狀, 同時體質改善後, 也大大減少來年手足皸裂的發生。

在內服藥方面, 可選擇具有益氣、養血、潤燥等作用的藥物治療, 常用藥有生地、當歸等, 同時酌加活血通絡藥如桃仁、紅花等。

如果皸裂程度較輕, 初期可以外用保養為主, 每天不限次數塗抹潤膚霜、潤膚膏, 尤其是每次清洗手足後, 油脂的保護可減少手足皮膚水分的散失。 也可以選擇純中藥製成的“紫雲膏”塗抹於患處, 可明顯改善皮膚乾燥皸裂、滋潤止癢。

紫雲膏的主要成分有紫草、當歸和麻油, 具有活血通絡、生肌, 促進肉芽組織生成及潤燥的作用。 若是皮膚乾燥、角質增厚明顯, 皸裂嚴重甚至疼痛出血, 就需要更積極的治療, 通常可以內服外用合併。 外用以“封閉法”可加強藥膏的吸收, 即塗藥後於裂口的局部貼上透氣紙膠, 或是晚上塗藥後戴棉質手套入睡。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 手足皸裂可能伴有其他皮膚病, 如濕疹、黴菌感染, 必須同時積極治療,

才能獲得良好成效。 比如手足乾裂見於兩隻腳及一隻手, 並有輕度搔癢及趾甲增厚或變色、變形, 則有可能是手足癬, 必須配合抗黴菌藥膏的治療, 才能保證療效。 同時手足皸裂若出現裂口, 也有可能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 嚴重者甚至變成急性蜂窩性組織炎, 不可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