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酒浸藥仙方的功效與作用

說到酒浸藥仙方, 大家應該能猜到這是一種中藥的方劑, 但是這個方劑是用來治療什麼病症的, 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 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番。

【處方】 甘菊花、防風(去蘆)、羌活、杜仲、牡蠣、瓜婁根、牡丹皮、紫苑、菖蒲、人參、白蒺藜、牛旁子、枸杞子, 各半兩。 白花蛇、桔梗、白術、山茱萸(去核)、白茯苓、晚蠶沙(炒)、官桂、遠志(去心)、牛膝, 各二錢。 虎脛骨、牛旁根、乾薑、熟地黃、栢子仁、狗脊(去毛.焙)、天雄(炮去皮)、萆薢、蛇床子、附子、肉蓯蓉、菟絲子、續斷、芍藥(去皮)、石斛, 各三錢。

【炮製】 上並要川廣好者, 依方揀擇為粗末, 用新絹袋盛藥,

用新小甕兒一個, 方藥在內, 以灰酒二鬥, 將將藥浸之, 密封其口。 春夏浸二七日, 秋冬浸三七日開甕。

【功能主治】 凡患風疾, 四肢不舉, 不問男子婦人小兒, 骨節疼痛, 四肢浮腫, 眼目昏暗, 半身不遂, 言語蹇澀, 口眼歪斜, 中風失音, 並治之。

【用法用量】 早晨臨午晚三時, 令病人自取冷酒三盞, 依時服之。 每服不過一盞, 不多服, 亦不可添減, 亂開酒甕。 久病服者不過一月, 近者十日, 輕者五日見效。

【備註】 服之三日, 舉手梳頭, 七日漸舒, 十日行步, 半月遍身依舊, 覺得輕健, 眼目更明, 大有神效治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 甘菊花半兩, 防風(去蘆頭)半兩, 羌活半兩, 杜仲半兩, 牡蠣半兩, 瓜蔞根半兩, 牡丹皮半兩, 紫菀半兩, 菖蒲半兩, 人參半兩, 白蒺藜半兩,

牛蒡子半兩, 枸杞子半兩, 白花蛇2錢半, 桔梗2錢半, 吳白術2錢半, 山茱萸2錢半, 白茯苓2錢半, 晚蠶砂(炒)2錢半, 黃桂2錢半, 遠志(去心)2錢半, 牛膝2錢半, 虎脛骨3錢, 牛蒡根3錢, 乾薑3錢, 幹地黃3錢, 柏子仁3錢, 狗脊(去毛, 焙)3錢, 天雄(去皮, 炮)3錢, 萆薢3錢, 蛇床子3錢, 黑附子3錢, 肉蓯蓉3錢, 菟絲子3錢, 續斷3錢, 芍藥(去皮)3錢, 石斛3錢。

【制法】 上為粗末。 用新絹袋盛藥, 用新小甕兒1個, 放藥在內, 以無灰酒2鬥, 將藥浸之, 密封其口, 春、夏浸14日, 秋、冬浸21日。

【功能主治】 中風。 骨節疼痛, 四肢浮腫, 眼目昏暗, 半身不遂, 語言謇澀, 口眼㖞斜, 中風失音。

【用法用量】 開甕, 早晨、臨午、晚3時, 令病人自取冷酒3盞, 依時服之。 每服不過1盞, 不多服, 亦不可添減, 亂開酒甕。 久病服者不過1月, 近者10日, 輕者5日見效。 凡患中風疾,

四肢不舉, 服之3日, 舉手梳頭, 7日漸舒, 10日行步, 半月遍身依舊, 覺得輕健, 眼目更明。

【摘錄】 《普濟方》卷九十三

看了上文對於酒浸藥仙方的介紹, 我們對於酒浸藥仙方的功效和作用等內容也有了些許印象, 這也是我們在食用前所必須要瞭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