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安享晚年的終極秘訣(1)

在人生最後一程難免會碰到一些意外, 假若能以平和心態對待之, 完全可以從容度過難關, 幸福安度晚年。 故判斷一個人幸福與否, 不是看他退休前職務高低, 也不是看他退休後住房的大小與財富的多寡。 幸福既不是一個空洞概念, 或一個具體資料, 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自我覺得。 這種感覺來自於身體無疾病, 思想無負擔, 生活過得充實, 精神怡悅。

在跟一位長者談話的時候得知他的感悟, 希望對各位讀者有幫助。

記得剛退休的年月又減肥, 起初心裡尚覺坦然, 因為數十年的忙碌工作, 一下子卸去肩上的重擔,

終於可以輕鬆一下了。 但沒過多久, 卻日益感到退休後生活並不是想像中那麼輕鬆愉快, 反而覺得人生的意義和生存的價值也似乎隨之黯淡下去了。 於是終日抱著消磨時光、打發日子的消極態度來應付漫長而又“短促”的退休生涯, 頗感退休生活太寂寞、單調。 在這種灰色心理支配下, 對人情世故特別敏感, 一時非常難調整自身心態, 曾一度吃不香、睡不甜, 健康狀態每況欲下。

嗣後, 有幸拜讀了《養生月刊》, 細細體味其中文章, 受益良多, 茅塞頓開。 於是便逐漸自我調節心態, 才逐步適應了退休生活。 具體, 則有如下感悟。

平靜心緒

退休之後, 只需能平靜心理狀態, 而不是老想著在職時的一呼百應、八面威風,

就不會產生較大的失落感。 只有平靜心緒, 放下架子, 才能和周圍的人打成一片, 並能與他們同甘苦、共命運, 想群眾所想, 急群眾所急, 生活才會有新的內容和樂趣。

平時生活

退休之後, 生活上不要搞特殊化, 而要勤儉節省, 不鋪張浪費。 這既是做人的本分, 也是中國人的美德。 當然,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和愛好有所不同, 不能強求一律。 但人們的生活品質及生活水準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提高, 如不保持勤儉節省, 一味地追求物質享受, 終日過著窮奢極侈、醉生夢死的生活;或一味貪圖安逸, 不學無術, 飽食終日, 無所作為, 又不願意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和運動, 身體勢必發胖, 則血壓升高、血糖異常、血脂增高等各種富貴病相繼出現,

輕者影響身心健康, 重者會危及生命。

平和心態

退休之後, 門堪羅雀、車馬稀少, 恭維的人不見了, 失落感漸增。 且相對而言, 月收入有所降低, 昔日的那些年輕人, 工資逐步高於自己, 於是心理不平衡, 思想不通, 事事不如意, 處處看不慣, 好發牢騷, 愛生悶氣。 久而久之, 必然影響健康。 假如能以平和心態看問題, 從總體上講, 大部分退休老人的生活條件還是比上不足, 比下有餘的。 眼前亟需關注的並非待遇問題, 首先應是自身的健康, 有了健康身體就有了一切, 沒有身體健康將會失去一切。 老年人要以豁達的心態面對生活, 知足常樂, 達觀快樂, 重新確立生活信念, 這對自身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陶冶情操

當前老年人大都比較重視鍛煉身體,

這固然可取。 但還應進一步重視心理健康, 注意陶冶情操, 豐富精神生活, 以確保身心健康。

讀書和旅遊既是陶冶情操、豐富精神生活、自我鍛煉和養生的最佳形式, 又是老年人參與社會的重要。

常言道, 腹有詩書氣自華。 書博采百家之靈氣, 薈萃歷代文化之精華;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讀書是智慧行為, 可引領人們走向知識的海洋, 在自我精神世界裡, 可以始終保持恬靜、愉悅的心態, 由於開闊了眼界, 生活也因之而充實。 而且, 常讀書能令人時時清醒, 步步睿智, 從平淡走上賦有詩意的人生。

老年人有大量休閒時間, 正好用來“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 以便更好地領略祖國的文化遺產和壯麗的山河,

從中領悟人生要義, 陶冶情操, 讓晚年生活過得豐富多彩。

安度晚年

俗話說, “高官不如高薪, 高薪不如高夀”。 因而, 健康長壽是老年人的共同心聲。 現今, 老年人的子女大都成家立業, 這就解脫了生活上的拖累之苦, 完全有條件輕鬆愉快地安度晚年。

有科學驗證, 人的自然壽命應該是百歲以上。 但是, 大部分人是死於疾病, 不是因為器官老化、生命枯竭而死。 只有少數人是無疾而終, 圓滿實現了人生最後一程的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