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骨折是什么意思
相信大家對骨折都不會感到陌生, 因為這是一種在人們的身體上經常會發生的問題。 只不過每一位患者出現骨折的部位不一樣, 并且引起骨折的原因以及導致的后果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 因此骨折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開放性骨折就是許多人都聽說過的一種骨折問題, 那么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凡骨折時, 合并有覆蓋骨折部位的皮膚及皮下軟組織損傷破裂, 使骨折斷端和外界相通者, 稱為開放性骨折。
開放性骨折的具體表現
一.全身表現
(1)發熱癥狀:骨折后一般體溫正常, 出血量較大的骨折, 血腫吸收時, 體溫略有升高, 但一般不超過38℃, 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 應考慮感染的可能。
(2)產生休克癥狀:骨折所致的休克主要原因是出血, 特別是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和多發性骨折, 其出血量大者可達2000ml以上。 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并發重要內臟器官損傷時亦可導致休克。
二.局部表現
為局部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 骨折時, 骨髓、骨膜及周圍組織血管破裂出血, 在骨折處形成血腫, 以及軟組織損傷所致水腫, 使患肢嚴重腫脹, 甚至出現張力性水皰和皮下瘀斑, 由于血紅蛋白的分解, 可呈紫色、青色或黃色。
開放性骨折需盡快手術治療
開放性骨折是斷骨穿刺出皮膚的骨折類型, 須趕快動手術的。
開放性骨折的治療既要保證骨折的愈合, 又要避免傷口的感染, 還要盡快地恢復肢體的功能。 這一直是創傷骨科的難題。 開放性骨折的治療包括:清創、骨折固定、傷口閉合及抗菌素的應用等幾個主要方面。 同時, 對開放性骨折, 出現大出血者, 應即時舉行止血, 可依據詳盡景遇, 應用壓迫、加壓包扎或止血帶等方法。
一般來說, 若是十公分以內, 沒有被嚴重污染的開放性骨折傷口, 可以用大量生理食鹽水沖洗及手術清創后, 直接做骨折固定。 但若是有污染性的傷口、嚴重的軟組織損傷, 或傷口過大無法完全縫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