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5招疏導孩子壞情緒

有的孩子, 一旦要求得不到滿足, 就會亂發脾氣, 大喊大叫, 甚至打人、罵人。 面對這種情況, 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 合理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呢? 通常情況下, 孩子是非常具有規則意識的。 因此, 日常生活中, 家長應有意識地幫孩子建立起規則意識, 在規則範圍內和孩子溝通。 家長也要兌現許諾, 避免因自己不守規則引起孩子的不良情緒。

一般來講, 5歲以上的孩子已具有一定自控能力, 家長應教孩子學會正確的情緒發洩方式:

1.帶孩子奔跑。 室內室外都可以, 對於好動、愛摔東西的孩子, 奔跑能讓他們消耗體力,

宣洩不良情緒;

2.提供呐喊的場所。 對喜歡大喊大叫的孩子, 可以找個安靜的、不影響他人的地方, 讓他大聲呐喊, 更衣室、郊外郊遊的小帳篷中都可以;

3.盡情撕紙。 找些廢報紙或者衛生紙, 讓孩子痛痛快快地撕一會兒, 情緒釋放後, 再和孩子交流;

4.做鬼臉。 可找來照相機或攝像機, 讓孩子對著鏡頭做鬼臉, 記錄他們的不滿;

5.在乾淨、安全的地方打滾。 在床上、草坪上打幾個滾, 能舒緩孩子壓抑的情緒。 但一定要強調場合, 避免孩子在公共場所因負面情緒而滿地打滾。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孩子經常用哭鬧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家長認為該需要確實不合理時, 就應冷處理, 不要因哭鬧而滿足他的要求。 否則, 孩子會把哭鬧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法,

助長其不良情緒和壞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