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半夏夏枯草治失眠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喜歡夜裡玩手機玩到一兩點鐘不睡覺, 而且要睡覺的時候卻發現自己因為玩手機興奮的睡不著了, 也有一些人喜歡在睡覺前胡思亂想, 這樣會導致神經緊繃, 一會睡不著覺, 造成深夜失眠, 休息不好, 對第二天的生活和工作都會有影響, 那麼半夏夏枯草是怎麼治失眠的呢?

半夏配夏枯草治療失眠之說, 我最早就是從《朱良春用藥經驗》一書中得知。 這還是十三四年前之事了, 後讀書漸多, 屢屢見到此說, 無論是有關藥對的書, 還是有關治療失眠臨床經驗的書, 皆謂此經驗出自《冷廬醫話》引《醫學秘旨》。

半夏三錢, 夏枯草三錢, 濃煎服之, 即得安睡

半夏化痰, 人所皆知。 而我以為, 半夏化有形之痰效果未必佳, 其妙尤在除無形之痰。

痰之為物, 隨氣升降, 無處不到”, 故痰可於各臟腑、經絡為害作祟, 所以“痰之為患, 為喘為咳, 為嘔為利,

為眩為暈, 為嘈雜、怔忡、驚悸, 為寒熱痛腫, 為痞膈, 為壅塞, 或胸脅間轆轆有聲, 或背心一片常為冰冷, 或四肢麻痹不仁(以上引文見《丹溪心法》)“, 除喘咳外, 其餘見症說的都是無形之痰。

治無形之痰必倚仗半夏, 必倚仗二陳湯。 而醫者多推崇溫膽湯, 我以為後者方中枳實、竹茹效用平平,

除於痞脹、嘔吐等有一定作用外, 其餘無形之痰皆不必用。

因痰與濕皆由津液失其正常的運化而產生, 故密不可分, 且臨床有時難以明確區分, 何為痰, 何為濕, 故我臨證每每將二陳湯與平胃散同用, 此即古方平陳湯。 此方出自《醫學入門》卷五

失眠與痰的關係就很密切。

半夏除痰而利小便, 秫米益陰而利大腸, 則陰陽交通而得臥也”。 指出失眠多與痰涎有關, 而半夏正是除痰之品。

《醫學心悟》就說:“有濕痰壅遏, 神不安者, 其症嘔惡氣悶, 胸膈不利, 用二陳湯導去其痰, 其臥立至”

《冷廬醫話》引《醫學秘旨》。

其實不僅失眠, 凡屬痰證用半夏, 一般均宜用較大劑量, 因為量小效果不顯著, 而失眠更應用重劑半夏。

最初曾配伍夏枯草, 但後來發現治失眠的效果全在重用半夏, 夏枯草並無效驗,

用半夏的指征。 我以為痰濕為患甚廣, 很難以某個見症作為用藥指征。 我重視兩點, 一是苔膩, 二是口膩。 兩者有其一即用半夏, 並視苔膩的程度而選擇適宜的劑量, 當然症狀的輕重也是需要考慮的。

若治失眠的話, 茯苓也宜用大劑, 常用30~100g。 此經驗我忘其出處, 似見載於某期的《中醫雜誌》。 後知陶禦風先生也用大劑茯苓治失眠。